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关于清明节的那些传统美食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3-27 08:57:31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黄馨月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祭祖和扫墓的传统节日。由于古代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那清明到底有哪些美食呢,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品尝专属于清明的各地美食。
 
青团与清明果
 


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艾叶(也可以用其他绿色菜叶代替)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青团馅的品种可以多样,有豆沙、芝麻、花生、香芋、凤梨等。绿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就像春天的味道,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齿,再加上清甜的馅料,入口即溶,简直让人停不了口。



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通过采集田间的鼠曲草或艾蒿清洗捣烂挤压取汁,同晾干的水磨糯米粉、大米粉拌匀揉和做成碧绿色的面团,鲜嫩欲滴。清明果的馅也是很讲究的,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清明果包起来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
 
润饼菜



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
 
馓子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子推馍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