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她们创业创新 撑起“半边天”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3-10 10:19:32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肖倩 古良驹 文/图
 

余子芬正在参加采茶竞赛。
 

开展女性创业就业培训。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各级妇联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精准扶贫活动,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激发女性同胞创新创业热情,让各行各业的女性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才能。近日,记者走近创新创业典型、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记录下她们的故事。
 
她们创业创新——
 
勤劳致富 双创项目茶叶飘香
 
我市积极打造巾帼创业示范街、创业基地,为群众创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与引导,洪雅县中山乡前锋村就是一个缩影。
 
前锋村是全国留守妇女试点村、中国有机茶第一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全村人口2680人中,近1200人在外地打工,留守妇女问题突出。
 
为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市县两级妇联进村入户实地调研,共同为前锋村家庭妇女筹办“茶家乐”项目,并聘请本土专家进行工艺传授,促进留守妇女掌握“茶家乐”手工茶制作、销售技能,开展“茶家乐”经营管理、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的创业项目。
 
市妇联主席李红表示,希望妇联组织依托“茶家乐”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打造特色文化氛围,实现创业孵化和带动功能。
 
该村“茶家乐”项目负责人表示,有了“茶家乐”项目,村里的留守妇女不仅找到致富之道,提高了种茶制茶技艺,还开阔了眼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民余子芬腿有残疾,自从村里搞起“茶家乐”双创项目后,她积极加入,把自家的茶树修剪得整整齐齐。“日子越过越顺,接下来,我打算开办农家乐,让远方的客人到村里来,品茶、吃农家饭。”谈到将来的计划,余子芬满怀信心。
 
村民苟光荣45岁,是当地妇女们学习的典型。她勤俭持家,将家里的老人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她勤劳刻苦,精心饲养乌骨鸡致富;她敢想敢干,率先在村里试种茶叶新品种;她思想进步,依靠科技管理自家茶园……如今,她家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余亩,还办起了小型茶叶加工厂。她的手工茶制作技术声名远播,引得前锋村的妇女们争相学习。
 
她们爱岗敬业——
 
用心用情 谱写三八红旗赞歌
 
“三八红旗集体”丹棱县丹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女同志27人,她们温柔、热情、细致,用温馨周到的服务为患者带去最舒适的就医体验;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坦然应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积极服从工作安排;她们认真落实医德规范,为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她们耐心与患者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安抚他们的情绪;她们很少考虑自己,偶然生病,仍“轻伤不下火线”,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她们,用职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医务工作者最动人的风采。
 
“三八红旗手”郭玉华是眉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87年参加工作起,她干了28年的环卫工。如今,她主要负责眉山城区府街、仓房街、小南街等街道的保洁工作,这些街道人流量大,卫生保洁难度大。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郭玉华每天凌晨6点便到岗工作。遇到个别市民乱扔垃圾,她都好言相劝,渐渐地,更多市民理解了她的工作,街面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在同事眼中,郭玉华是个有些唠叨的热心人,每当来了新同事,她都会手把手地传授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她总像大姐姐一样关爱着同事,处处为他人考虑。她总提醒同事进行清扫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尽力不给行人和商家带去不良影响,给自己和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