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多灾家庭拾希望 心存感恩欲助人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1-20 10:03:54      

责任编辑:


 
2015年9月,小睿睿一家接受募捐现场。(资料图片)
 
周末时,祖孙三辈人一起散步。
 
眉山网记者 余毅 袁慧敏 文/图
 
新闻回放:2015年9月14日,眉山日报刊登了《一封求助信感动一座城 一场募捐温暖一家人》的报道,讲述一封来自东坡区环湖路4岁小男孩“睿睿”的求助信,引发的一场爱心募捐活动。写信者小睿睿和妈妈李丹、外公李永俊、外婆何庆容,以及外婆的妈妈和外公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睿睿的妈妈李丹和爸爸已经离婚,她还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高血压,且双目失明,这个七口之家年收入约1万元,却欠债20多万元。睿睿的外公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却因病躺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没有醒来。短短两小时的爱心募捐,为求助者募集善款20多万元。此后,仍不断有爱心人士为他们捐款。
 
爱是 阳光雨露 滋养多难家庭
 
自从被媒体报道后,小睿睿一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断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如今,4个月过去了,小睿睿在幼儿园享受着属于他的快乐时光;妈妈李丹脸色红润,身体逐渐恢复;外公也已经苏醒,能帮忙分担一些家务事。
 
“虽然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忙碌,但心里舒坦多了。”1月9日傍晚,不少市民的家中陆续响起锅碗瓢盆协奏曲,家的温馨随着菜香飘散在空气里。在小睿睿家里,外婆何庆容一边做晚饭,一边和记者聊天。2015年9月3日,丈夫李永俊因病吐血昏迷,直到9月底才醒来。虽然现在仍无法承担重活,但身体还算健康。女儿李丹虽然双目失明,还患有多种病症,但已经能够做到生活自理。虽然一家老小的生活都需要何庆容打理,她每天从早忙到晚,但脸上却少了愁容。
 
天色渐渐暗下来,何庆容的晚饭也差不多做好了。小睿睿立即上前帮外婆将饭菜端上桌,摆好每个人的碗筷,然后牵着外公、妈妈和其他家人坐到桌前。简单的饭菜,一家人围坐桌前却吃得香甜。“妈妈,我今天学了3首歌。”“妈妈,老师今天教我画画了。”“妈妈,我今天学会了5个字。”……晚饭时光,小睿睿讲述着学校的生活,大人们则不时发出笑声。
 
晚饭后,小睿睿在外公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词汇,李丹则在一旁专心听着。虽然看不见,但儿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李丹都听在心里,乐在脸上。她告诉记者,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幼儿园离家很近,懂事的睿睿每天会自己去上学。每天早餐后,李丹会挽着母亲何庆容出门散步,当作简单的锻炼。临近中午,母女俩回到家里,何庆容开始准备午饭,李丹则掏出手机,开始联络客人到自家的茶馆玩耍。下午,何庆容打理茶馆,李丹则挽着父亲的手出门散步。她说,父亲苏醒后,自己的心情愉悦了很多,心态也变好了,感觉身体也在逐步恢复。这是小睿睿一家目前生活的一个缩影。
 
“经常有叔叔阿姨来看我,关心我。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听了妈妈的讲述,正在跟外公学词汇的小睿睿突然转头,看了看身旁的妈妈,认真地说道。年仅4岁的小孩,在面对家庭的多灾多难时,他天真的双眼中流露出的是乐观和积极。
 
感恩 常铭于心 盼康复助他人
 
走过2015年,迎来2016年。过去的一年,小睿睿一家虽遭遇不幸,却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这场爱心接力,不仅让他们重拾希望,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社会正能量。
 
“如果不是遇到好心人,我们还不知道该咋办呢。”李丹说,为了给自己治病,家里已欠下20余万的债务。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只有茶馆收入,可这笔收入光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都很难,更别提偿还“巨额”欠债了。去年9月起,不断有爱心人士为他们捐款,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每想到此,李丹就会流下感动的泪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帮助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家的关心。”李丹说,现在债务问题已经解决了,压在肩上的担子减轻了,心态也放平了,自己的身体也在一点点恢复,对生活更有期待了。
 
过去,这个百来平方米的茶馆,不仅是李丹一家的经济来源,也是一家人的栖身之所,如今,它更是一个爱心萦绕的温暖之地。“这些牛奶、米是前几天成都一家爱心企业寄给我们的。”何庆容指了指堆在角落的物品说,自从他们一家的经历被报道后,一直有爱心人士在关注他们,每个月会定时寄来生活用品。“这份恩情重如泰山,我们无以为报。”面对大家的帮助,他们心中充满感激,也感到愧疚。何庆容说,他们会好好生活,教育好睿睿,让他将来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的一年,我想要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睿睿说,新的一年,他要学习更多的歌曲,唱给妈妈听。他希望,妈妈的眼睛可以早日看见他。
 
新的一年里,李丹也有自己的心愿。“身体情况逐渐好转,希望眼睛也能快点复明。”对儿子,李丹很是亏欠。她希望通过配合治疗,眼睛能早日康复,看看可爱的儿子,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能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