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11 09:42:40
责任编辑:蹇玮杰
或许可以说,地球亿万年间的演变过程是大陆板块的分分合合。
一次又一次的撞击中,巍峨的高山耸立,浩瀚的古洋消失……难以计数的崛起、撕裂、冲击、融合成就今日的地球。
以人类“年轻”而短暂的寿命,或许难以看到类似青藏高原从古洋变高原的整个过程,但自然却留给我们可以欣赏的遗迹。
在大相岭东段余脉,大渡河由西向东北,从乌斯河镇流转至乐山市金口河区与青衣江汇合。汉源乌斯河和乐山金口河之间,大渡河急剧下切,在水滴石穿的光阴,有准又狠地拉出深深的切口,这便是大渡河峡谷。
翻开中国地形图,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读懂大渡河峡谷的成因。
郑从伟/制图
大渡河峡谷位于大渡河流域下游,青藏高原横断山东侧,这里恰好处于我国从最高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向第二级地貌单元四川盆地的过渡陡跌地带。青海果洛山南麓的雪融水汇集千川百河后,以汹涌奔腾之势切开了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之间的横隔,留下了一条大峡谷。
这条26公里的旷世大峡谷谷底宽一般70至200米,局部小于50米,谷肩最大宽度约8公里。峡谷出口处河谷最低海拔约580米,峡谷北岸的大瓦山海拔3222米,使峡谷最大谷深达到2600余米。其连续完整的峡谷长度和险峻壮丽程度可谓世间罕见。
▲大渡河峡谷航拍 卫志均/摄
2005年,大渡河峡谷以第八名的成绩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
两侧壁立千仞,奇峰异石层层叠叠,干姿百态。雄奇险峻、绝壁千仞、幽深雾静……若是到过大渡河峡谷,便知道这些辞藻绝非堆砌,举目远眺,大峡谷宛如一条巨大的地缝,向远处蜿蜒而去,气势雄伟、壮观秀丽,让人不禁对大自然产生深深的敬畏。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渡河峡谷记载着的,不仅仅是地球演变中的沧海桑田,还有人类在面对艰险时刻迸发出的惊人伟力。
北侧山腰间,成昆铁路穿梭其中。至今,火车鸣笛依旧响彻山谷。
乐西公路在峡谷顶部绕行,峡谷底有伴随在大渡河左岸的金乌公路,还有尚在修建的峨汉高速。
▲成昆铁路和国道245线在大渡河峡谷中,与河流并行。
来自于不同时期修筑的道路构成了罕见的立体通道,串起了筑路技术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人类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1939年8月开工的乐西公路,东起乐山经峨眉、金口河、汉源、石棉、冕宁,西至西昌,全程525公里。“一米路桥一米魂”,这条血肉筑成的抗战大动脉,在战时肩负起抗战生命线的重责。
▲车辆行驶在乐西公路岩窝沟段
青藏铁路未建成时,成昆铁路是中国铁路网布局“三横五纵”五纵中最西的一条。当年,尤其是大渡河峡谷段被多国专家断言为“修路禁区”。40万人的筑路队却偏偏在这样一个“禁区”让一条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和13项世界铁路之最的铁路,在成都到昆明之间架通。
郑从伟/制图
让人更为惊呼的,或许是一个座落在大渡河峡谷核心地段绝壁上的村子——古路村。
▲位于大渡河峡谷上方的悬崖村——汉源县古路村
沿乐西公路从西往东穿过岩窝沟来到汉源县永利乡二道坪,一条索道从这里跨越老昌沟延伸到对面古路村斑鸠嘴。
▲横跨在两山之间的索道,让悬崖村交通更加便捷。
这里是大渡河峡谷入口的“一线天”,右侧的绝壁之上,便是被成为“悬崖上的村庄”的古路村。
这里的村民经历过手攀藤葛,经历过攀爬“天梯”,直到2016年,国家投资建成一条悬空索道,才彻底解决全村出行难的问题。
古路村如今早已通电、通水、通网,索道开通后村里更是通了快递。与世隔绝了几百年的悬崖村依托高空索道、峡谷风光和淳朴彝族村落风情,名声鹊起,游人入织。古路村也终于融入了现代社会,摆脱了贫困。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