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雅安日报
更新时间:2022-12-09 17:02:42
责任编辑:雷尧
这是公认的国内乃至全世界
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的
山区高速公路之一
▲雅西高速腊八斤大桥
郝立艺/摄
云上高速
始于成都平原,终于川西高原,从地形图上看,雅西高速由四川盆地边缘跃向横断山地,垂直抬升近2000米,穿越我国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深山峡谷地区。
▲跨越汉源湖的雅西高速公路
四川公路设计院供图
驰骋雅西高速,桥墩之间云雾缭绕,仿若天上之路。而这一景象,从雅西高速第一个重难点工程腊八斤大桥开始,就伴随旅程而行。通高220多米的大桥拥有着182.5米的10号桥墩,整座桥高耸入云,可以说是驾车从“空中”飞驰。
▲雅西高速腊八斤大桥
雅西高速上,有世界上第一座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桥——干海子大桥,其桁架梁长度和钢管格构墩高度均为世界之最。
全桥广泛采用钢结构,车辆驶过时也会发出与众不同的金属声音,就连大桥两侧的防撞护栏也是采用的竖直钢结构和横向钢梁组成,既通透减小风阻,又能保护车辆。这些纤细的钢架看起来不够敦实,但实际上非常坚固。程师们在钢管之间连接了密集的斜杆及横撑,使整个桥墩的结构融为一体。对于超过60米的超长桥墩,还在其中设置了腹板,横向增设K型支撑,使桥墩根本不存在屈曲的问题。
而这些钢管的延性。如果遭遇了过强的地震,大桥无法抵抗发生屈服,那么钢架桥不会发生垮塌,而是会产生有限的变形吸收地震能量,为人员留出宝贵的逃生时间。对于那些较高的桥墩,工程还使用了钢管混凝土柱肢+混凝土腹板形成组合桥墩,这是工程中此类桥墩的首次应用。全新设计的大桥自重比传统的桥梁减轻55%以上,桩基数量减少近一半,将抵抗地震烈度从传统混凝土的7度提升至现在的9度。
雅西高速上从园根村到大营盘的这12公里路段,海拔高度从1649米爬升至2362米,高差达713米,冬季冰雪是该路段常态。如果按照传统的隧道修建法,将这段路修成直线,它的坡度会达到5.8%,冬季根本无法通行。
于是,指向拖乌山的干海子大桥在经过36跨1180米的过渡之后,设计者在它尽头破天荒的设计出了一个云梯式的“双螺旋隧道,这种“半盘山道”,利用了盘山道的“省力费距离”原理,但并不是贴着山体修建,而是距离山体外一段距离修建桥梁。
▲穿行雪中的雅西双螺旋高架桥
郝立艺摄
这样,既可以保证坡度不太陡,又可以缩短公路的距离,同时还避免了道路紧贴山体被地质灾害破坏。这段干海子隧道与干海子桥梁一起,以60公里的时速行驶,耗时只需10分钟,就可以以2.9%的坡度完成326.79米的爬升,并丝毫不受地形的限制。
这段精妙的设计被工程界称为“亚洲第一螺旋”。蜿蜒曲折的路线也使得视觉效果更加震撼。为此,该路段设计了观景平台,方便公众欣赏这一宏大工程之美。
连接沟通
路,最大的意义在于融汇和贯通。
雅西高速通车,打通了雅安南北向的大动脉,架起雅安连结攀西、南下云南的桥梁。
▲穿越云海的腊八斤大桥
刘敬忠/摄
提起蜀道,人们总会想起千年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篇《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自古险远,而雅安的路穿越横断山区东部边缘,即便是对现代人而言,大相岭依旧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青衣江与大渡河之间,让路越往南越难。《汉书》记载,西汉时任益州刺史的琅琊人王阳,经过邛来山(今大相岭)的九折坂,一看山形地势,便以保全性命侍奉父母为由,打了退堂鼓,回马卸官;接替他的王尊走到这里,问明王阳畏途的地方,却大呼驭马“驱之”,翻越而过。大相岭成全王阳成孝子,王尊为忠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迫切。西部地区的交通路网不仅是运输通道、经济通道,更是维护民族稳定,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工程。西昌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雅西高速则是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州目前唯一的“高速动脉”。
2012年4月,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大相岭的天然阻断终于被打破。从此,成都到西昌的公路行车时间由9小时缩减为5小时,彻底改变了横断山交通不便的历史。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