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十里稻花百里香系列报道⑤全心谋“粮策” 示范带动筑粮仓

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9-21 16:47:32

责任编辑:雷尧



耕耘有时,收获已至。金秋时节,眉州大地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悦,律动着盎然的生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牢记殷殷嘱托,一年多来,眉山以“国之大者”的站位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千方百计保地稳粮,强力推进粮食集中连片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开展大田高产攻关示范行动,统筹设立高产攻关田、落实主推技术科技示范户,合理设置粮食园区内功能板块,形成品种鲜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粮食生产示范区,带动全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出硬招实招 示范带动守好沃野良田


风吹稻浪,万物生长。9月14日,在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永丰片区,1500亩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插满了不同中试水稻品种的标识,79个水稻新品种正在开展选育试验。


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稻谷清香弥漫整个田野.jpg

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稻谷清香弥漫整个田野。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除了有良田,更要有良种。“多年来,我们一直与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团队开展合作,在我们这里试验新品种示范新技术,目前已累计引进试种新品种448个。”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介绍。


“今年,中试基地的试验品种主要从产量高、品质优、适合机械化、抗性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马均教授团队成员孙永健表示,确保优中选优,希望能选育出3-5个与当地生长环境匹配度更高的优良品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建好守好沃野良田才有丰谷满仓。早在2009年,永丰村便开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实现了耕、种、播、收的全程机械化。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占到全村耕地面积九成以上,建成了3100亩高标准农田,连片种植1500亩。


丰收季,东坡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一片忙碌.jpg

丰收季,东坡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一片忙碌。


去年,永丰村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超4000吨,亩均稻谷产量达700公斤,不仅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各项指标也创下新高。“今年,永丰村的耕地面积从之前的6320亩增至6500余亩。”李雪平说,增加的耕地都用于粮食生产,确保永丰村的耕地总量只增不减。


永丰村努力的背后折射出眉山市推进粮食集中连片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的决心。一年多来,眉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起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聚力打造“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以“3+5”示范片建设为载体,建成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14个。2022年,全市粮食播面303.4万亩、产量125.4万吨,粮食单产413公斤/亩、居全省第一。


产业主导,园区发展规模化。眉山高位推动园区管理专业化,推行订单农业、股份制合作等模式,建立和完善园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龙头企业132个、农民合作社1325家、家庭农场3452家,带动农户15万户。2022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7万元,比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万元高出20%。


质量筑底,耕地产出能力不断攀升。眉山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建成全国最大的泡菜产业集群、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和国内外知名的竹艺竹业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创成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和成效显著县5个,先进比例全省第一。2022年,全市园区综合产值426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366亿元,占比达86%。


加强要素支撑 良法良技育“好”粮


金秋九月,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巨型稻立体生态种养基地内,580亩巨型稻迎来丰收季,微风拂来,稻谷清香弥漫整个田野。


“和常规稻相比,巨型稻根系更发达,可长到1.5米至2米。抗倒伏能力也更强,能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谷粒也更多。”基地负责人黄群介绍,巨型稻产出的大米深受市场青睐,大多以预定“订单销售,每年供不应求。“这几年通过电商销售的精品大米价格更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表示。


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派丰收繁忙.bmp

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派丰收繁忙。


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立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2.5万亩,配备育秧、烘干、初加工、仓储及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粮油规模化种植面积12万亩。近年来,园区发挥科技引领和创新作用,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天府学者”特聘岗位专家,抓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不断探索适宜丘区的农业模式。


2022年,园区一产总产值8.46亿元,年加工粮油能力10.3万吨、产值25.38亿元。建设农旅融合公园4处,探索出3种利益联结模式+1种保障模式,带动30余万农民增收,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2%。


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方家水池村.bmp

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方家水池村。


仓廪实,天下安。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是眉山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生动实践。眉山坚持“布局多元化、格局规模化、产业链条化、经营现代化”理念,大力推进“园区+”模式,2022年市委作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决定。根据各地和各园区实际,充分统筹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等,不断优化园区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先后规划“三园区五基地”“五业五带五十园”“一核三带十片”等园区布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育现代农业园区50个,覆盖68%的乡镇。


要数量也要质量。眉山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3个、培育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种业园区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5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5个,初步形成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系统,我们先后邀请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上海文博堂、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全国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十四五’都市现代农业规划为统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特色产业规划等为支撑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赋能  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


“育种、插秧、田间管理和最近的收割,园区都帮我们找了专业的机构,还上门服务,非常放心和省心。”9月18日,在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看着300亩水稻迎来丰收,种粮大户何大刚喜不胜收。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jpg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走进园区,农机驿站外停满新型农业机械,不远处新建成的200亩粮油新品种示范基地内,科研人员正在粮油作物培育室内,调试智能化栽种设备促进良种种苗茁壮成长。“现在基地已展示示范222个水稻、油菜、小麦优质高产品种,开展玉米大豆转基因实验53个,实现粮油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农机驿站外停满农业机械.JPG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农机驿站外停满农业机械。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主要发展水稻、油菜和玉米,包括新光村竹里稻香农旅融合特色示范区和光辉村田园乡愁粮食生产特色示范区,目前建起1个千亩粮油连片示范片和1个千亩粮蔬示范片,拥有15户种粮大户。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粮田数字化管理……当前,园区以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为目标,落实“藏粮于技”,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样板。


向科技要动力,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以新光村示范区为例,打造了’吨粮田’示范片,建设起稻渔、稻虾、高产优质品种示范田160亩,做好了高产示范。”青神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光村示范区拥有工厂化育苗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烘干仓储物流加工中心、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农业大数据与展示控制中心和“萤光稻香”青神特色粮油品牌,推广绿色防控、农药试验、高科技设施农业等示范应用,构建起从育苗—机械化作业—智慧管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示范引领全县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天府粮仓体验馆.JPG

青神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天府粮仓体验馆。


新的形态和新的技术,孕育出更多“天府好粮”。示范园区创新的现代农业技术让眉山建设“天府粮仓”示范区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坚实。近年来,眉山招引工商资本,先后引进中德通内斯高端肉制品加工项目、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德康200万头生猪、正大30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等重大农业项目,近3年投入农业园区建设72亿元,以项目集聚,示范园区投入多元化。


配套服务更要完善。“我们在全省唯一整市开展全域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园区企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式,推广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政采贷、园保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无形资产、票据等多元化信贷,提升园区企业贷款获得率,近3年园区金融资本投入31亿元。新的金融产品陆续推出,为园区种粮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时,也为农户种粮吃下“定心丸”。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眼下,眉山正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宜居宜业和美新家园,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书写“天府粮仓”示范区新篇章。


放眼眉州大地的沃野田畴,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

海报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