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6-08 10:29:05
责任编辑:雷尧
5月30日晚,余晖斜照,参观的人群渐渐散去,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渐渐安静下来,一旁的东坡书院,大门还未关闭,里面传出阵阵人声。
“欢迎来到式苏轩,参观‘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让我们一同感受三苏父子的家国情怀。”东坡书院二楼,十余名讲解员汇聚会议室,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正在为他们指导解说的要点。6月8日,“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在三苏祠拉开帷幕,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苏学爱好者等来到眉山,共飨三苏文化盛宴。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视察时的重要指示,言犹在耳、掷地有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三苏祠“这滴水”,正不断折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
三苏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坐标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苏宅古井、苏宅丹荔、黄荆古树等遗迹,收藏有宋拓本《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数千件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刻,完整保留了三苏纪念祠堂的风貌,是西蜀园林的典范,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节假日期间,三苏祠大门游客排起长队。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华 摄
6月1日清晨,三苏祠开门即迎来人潮,大批游客排起长队,有序进入参观。其中,孩子们成为游览参观的“主流”。
在三苏祠工作了17年的金牌讲解员郑小利,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一天。本以为早就对三苏祠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熟稔于心,然而过去一年来,郑小利却觉得自己经历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升华——三苏祠并不仅仅是三苏父子的故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坐标。
这也是三苏祠工作人员的共识。大家能在三苏祠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度:每天都能接到大量预约电话,除现有的专职讲解员每天全员满排外,馆长、副馆长以及博物馆各个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也抽调组建起志愿讲解团队,红领巾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社会服务组织也加入到为参观团队提供讲解服务中。
市民在三苏祠观赏银杏。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良驹 摄
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至今年5月底,三苏祠共接待游客量136.4万人次,同比增加121%。“除眉山本地外,大量游客来自成都、德阳、南充、达州、宜宾等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三苏祠工作人员介绍。
不久前,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张华就率党政代表团到眉山学习考察。在三苏祠,石柱县党政代表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记,三苏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感触颇深。“走进眉山考察学习,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学习先进经验、推动石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张华表示。
三苏祠中,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过的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等,成为来这里的游客最关注的参观内容。
在东厢房,展板、书籍陈列等形式展示了苏家的家风世传。“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训家风深刻影响三苏父子。
“在十分注重家文化的中华传统中,家风家教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讲解时,每逢讲到苏家“不发宿藏”“不残鸟雀”等故事时,郑小利总能感受到游客们深深的共鸣。
“是父是子”
为后人树立家风家教典范
青瓦红墙、古木葱茏,步入三苏祠,就能感受到古朴浓郁的文脉气息。
“‘是父是子’,就是‘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儿子’的意思。”三苏祠飨殿前,“是父是子”的匾额悬挂着,讲解员们常常通过这块匾额,展开讲述三苏父子的人生经历。
“黄荆条下出好人。”苏宅古井旁,一棵黄荆树盘虬卧龙,相传为苏洵手植,用于教育子女。历经千年,老树已枯,却又发新枝。不少游客都拿出手机,拍下蓬勃生长的黄荆新芽。
三苏祠中部的木假山堂,摆放着造型奇异的乌木,吸引正在参观的成都市锦城一中的学生们驻足留观,大家听着三苏父子与木假山的故事,有人咏出苏洵《木假山记》中的一句:“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
“行走于三苏祠,感慨东坡先生人生的坎坷,赞叹东坡先生精神的达观,人生的向阳让他在历史的舞台上永绽光芒。”该校初2022级学生刘奕均说。
“三苏祠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了巨大的价值与潜力。”过去一年,陈仲文更加深刻感受到作为三苏祠“守门人”的自豪感和敬畏感,“三苏祠是千年历史积淀的一颗明珠,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三苏的家教家风、家国情怀、治国理政理念、民本思想、人文精神,从三苏祠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
党员干部在三苏祠接受家风教育。徐佳 摄
去年9月,依托三苏祠三苏家风文化和展陈资源,眉山市在全市开展了“三苏家风进万家”巡展活动,巡展以流动展馆的形式,配套开展三苏家风家教讲座、三苏文化有奖问答等活动,让三苏优良家风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目前,这项活动已惠及民众5万余人次。
今年4月26日,首届“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大会上,由陈仲文担任主编,三苏祠文博馆员翟晓楠执笔完成的《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系列丛书正式发布。该套丛书分为小学版和初中版,是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三苏家风家教主题读物。如今,这套丛书已成为全省中小学生的校本教材,让全省孩子浸润三苏家风。
游客在三苏祠内参与东坡诗词擂台赛答题。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鹏 摄
今年,三苏祠还启动了“东坡大家讲”系列活动,邀请全国知名苏学“大家”,围绕苏东坡的政治理念、家风家教、人生哲学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普及性讲座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积极推进《中国有三苏系列短视频国际传播项目》《不食人间烟火日——东坡对话寒食》《2023清明东坡祭祀大典——大江东去、子瞻归来》等特色活动。3月,三苏祠还被评为“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
推出高质量展览
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
2022年8月,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召开,明确提出,要锚定“一心三地”目标,支持三苏祠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今年,三苏祠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更是写入了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立足三苏文化,推出高质量展览是重要内容。“继去年年初,三苏祠推出‘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苏轼书法全集》(四十五册本)图录特展’后,今年6月8日,《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也将精心呈现。”翟晓楠介绍。
市民参观“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苏轼书法全集》(四十五册本)图录特展”。王莉 摄
翟晓楠说,自去年启动策展工作后,三苏祠通过深入研究《嘉祐集》《苏轼全集校注》《栾城集》《宋史》等三苏父子相关的重要文献,充分利用宋代文学、史学、考古发现、眉山地域文化研究成果、文物等,将从三苏父子生活的时代与地域、人生经历,多角度、多维度、深层次阐释三苏“裕人约己吾家世”的深厚家风,“忠诚为国始终忧”的爱国热情。
“我们4月初就过来了,最近一直在抢工期,争取早日把展陈设计布置全部弄好,为大家呈现一台完美的文博盛宴。”在三苏祠式苏轩负一楼,布展人员万里这几天正和同事们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另一边,翟晓楠每天也在和同事、施工方等多方沟通对接展览事宜。“文物展览是非常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必须事无巨细,比如展览陈设能防多少级地震、展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是走陆运还是空运更安全……这些我们都要一件一件地落实才行。”翟晓楠说。展览开始前的每一天,她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工作微信群,看看展览筹备是否出现新的状况。
每一天都很忙碌,每一天却又充实快乐,这是翟晓楠和同事们一年来的工作感受。“总书记的话语常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大家带着这份殷切嘱托,工作充满干劲,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更加灿烂。”翟晓楠表示。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