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3-05 08:19:46
责任编辑:蹇玮杰
雷锋是谁?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他用自己短暂的人生,树起了一座“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丰碑。
历经漫长岁月,如今的“雷锋”早已从一个名字转化为了一种标志,成为好人、模范、英雄、榜样的代名词,而雷锋精神更是超越了时代语境,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无论过去多久,都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值得我们学习和致敬。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文明办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着力把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书写了眉山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崭新篇章。
“吃好哈!菜不够再去加”“稍等一下,这个菜马上就炒好”……2月28日中午11点,走进青神县花园社区的“爱邻厨房”,76岁的志愿者韦学如一边忙碌着,一边和居民们热情交谈。
接近12点,韦学如与志愿者邵莉华打包好饭菜,为部分年龄偏大、身患残疾等下楼比较困难的群体送餐上门。
“自从社区开办‘爱邻厨房’后,家里再也不用为老人独自在家的吃饭问题而发愁了。”陈玉英老人的家人说,如果有事无法回家就给食堂打电话,志愿者就会把饭菜帮忙送到家里来。
“志愿者每天早上十点半就到这里,开始准备午餐的供应,要一直忙碌到12点左右。”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唐冲说,截至目前,“爱邻厨房”的10余位志愿者共服务辖区内居民用餐1.9万余人次,免费送餐1500余人次。
互帮互助,共同营造美好生活,在花园社区呈现出最生动的演绎。
“爱邻厨房”的志愿服务仅仅只是我市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从完善制度、宣传发动、搭建平台、建设队伍、激励保障等方面入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内涵,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在全省首批成立市、县级志愿服务联合会、挂牌设立2个市级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开展文明实践、志愿礼仪、应急救援等专业化志愿服务培训700余场次,加强志愿服务行业自律管理,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截至目前,我市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共注册实名志愿者超6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2.3%,各类志愿服务队伍4200余支。
全市广大志愿者争做文明风尚的建设者、文明新风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到相当规模,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让眉山这座文明城市更有温度。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造纸的具体步骤和工艺流程吧!”2月25日,在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一场传承非遗·纸上“探”花活动正在举行,志愿者龙黎斯带领小朋友学习传统造纸术,并动手制作。
“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有两年的时间了。起初是受到了朋友的影响,从他那里我初步了解公益事业,然后自己加入,到现在专职从事志愿服务工作。”龙黎斯说。
近年来,眉山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选树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2022年12月9日,以“东坡故里德耀眉山”为主题的2022年“眉山好人榜”、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在仁寿县举行。仪式上发布了20名“眉山好人”、35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10名“新时代好少年”榜单,龙黎斯正是其中之一。
在榜样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据悉,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眉山市志愿服务嘉许回馈办法》,市本级发放志愿服务激励回馈金近100万元,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并融合多部门和社会资源为市级以上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落实免费意外伤害保险、免费体检、免费乘坐公交等多项待遇,并与险企合作,为志愿者量身打造意外伤害保险套餐。
近日,走进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彭山区凤鸣街道城东社区,这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2022年10月18日,城东社区80号小区开展了首个“小区节”活动,“小小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为小区居民送上了鲜花,并在小区院坝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志愿者活动融入到服务社区群众日常生活中,这一举动赢得了大家的点赞。此后每个月的18号,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80号小区的居民们齐聚在小区院坝内,开展义剪、手工制作、知识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们享受难得的邻里时光。
“我们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深入推进志愿工作持续化、常态化开展。此外,社区还建设了规范化志愿服务站,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1200余人,分类组建了‘倾心助邻、温暖服务’小队、‘青春伴夕阳’小队、‘最美城东’小队等6类志愿服务队伍,每年针对社区老人、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等开展‘菜单式’服务200余次。”城东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足于居民需求,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深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体现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温度,更为城市文明撑起了新高度。
此前,我市印发《眉山市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打造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和培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涉及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等特色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质量大幅提升,将服务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随处可见的“志愿红”,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的活动理念,使志愿服务成为眉山一道靓丽的风景。
学雷锋,不止在一时一刻,更在日常的点点滴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好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社会正能量不断凝聚,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打造‘大爱眉山’志愿服务品牌,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注入不竭动力。”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欣谚 林琳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