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3-15 11:16:07
责任编辑:黄馨月
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在进行着设备操作,产品装箱后进入仓储房,装满药品的运输车辆整装待发……近日,走进四川省十大重点医药园区——眉山经开区新区,一种忙碌紧张感扑面而来。记者了解到,在春节假期还没结束时,眉山经开区新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建设项目、赶制订单、生产药品,到处一派繁忙景象。
“接到的订单量比较大,我们正月初四就上班了,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地赶订单。”走进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外包装车间,全自动装盒机、透明膜三维裹包机、全自动不干胶贴标机正高速运转着,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将一板板药品放入机器内,另一边的工作人员将已包装好的药盒放入箱子里装好,现场忙碌而有序。“我们的主打品种进入了国家采购名单,需求量增大,今年2月以来,发货量已达到了年计划的30%。”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煜辉说。
一边在赶订单促增产,另一边在赶工期推进项目建设,来到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生产基地二期第Ⅰ阶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进行车间设备的安装和公用工程楼的墙体施工。
“二期第Ⅰ阶段项目于2021年4月启动施工建设,已完成主体建设,目前正在赶工期,争取2022月6月实现竣工投产。”张煜辉介绍,第二期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原料药生产车间及配套库房、公用工程、污水处理等厂房设施。“投产后将形成年产盐酸莫西沙星、塞来昔布、利奈唑胺、利那洛肽等系列原料药100吨的生产规模,可实现后续系列新产品上市后的原料药生产保证。”
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国为医药,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化学仿制药、OMEGA-3鱼油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产品、多肽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产品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泌尿及肾病、消化、抗感染领域。
记者了解到,在药品生产基地二期第Ⅰ阶段投产后,该公司紧随其后会启动第Ⅱ阶段的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深海鱼油原料药国际化标准车间、制剂大楼及配套厂房设施,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2025年,公司将完成整个厂区全部170亩建设,进一步扩大原料药、片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食品的生产能力,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张煜辉说。
在眉山经开区新区,同样忙着生产的还有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在该公司固体、液体制剂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完成颈通颗粒、小儿青翘颗粒、舒肝益脾液、银杏叶丸等药品的生产任务,以保证按时完成生产计划,保障销售供给。在外包装间,工作人员正忙着药品的选板、包装。
“从今年一月开始,我们就陆续接到了很多订单,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订单量。”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模说,“今年一季度预计生产药品410万盒,同比增长33%。”
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于2013年1月入驻眉山经开区新区,是上市公司亿帆医药的全资子公司,产品领域以皮肤科、妇科、儿科、骨科、心脑血管科药品为主。“去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升级设备,同时加快建设,促进二期项目投产,整个公司生产效率、产能正在不断扩大。”张洪模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将其作为全市“1+3”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加以发展,编制了《眉山市生物医药产业“五图七单”》,确定了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医疗器械、医药大健康的发展方向。
据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达27户,实现总产值73亿元。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11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技术专利600多项,同时拥有国家一类新药4个,二类新药3个,三类新药4个。“儿肤康搽剂”、“参柴胶囊”“除湿止痒软膏”等18个品种为全国独家产品,已初步建成格林泰科药效评价中心、格林豪斯实验猕猴繁育基地、眉山市雅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渔中医药研发基地等一批研发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我市已编制《眉山市先进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加强对医药产业的统筹布局。”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加大重大项目精准招引力度,强化协调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快投、快建、快产、快见效,同时紧盯技术制高点,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引导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及产业化,着力打造成为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思源 马诗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