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谋篇布局 加快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2-07 13:17:35

责任编辑:赵娜娜


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图据《成都日报》)


“十四五”是四川省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

日前,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专门的篇章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从空间上看,“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从路径上看,主要引导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从目标上看,旨在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如何理解这一“顶层设计”?

关键词:经济布局 

优化发展格局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即成渝发展主轴,以泸州—宜宾组团为代表的南翼、以南充—达州组团为代表的北翼,以及成德绵眉乐雅广攀经济带、成遂南达经济带、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


成宜高速通车后,将有效加强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紧密联系。


“经济圈建设不能齐头并进,必须要以核心城市或组团来带动。”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明洪认为,“一轴两翼三带”依据四川区域经济现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关系,“一轴”是解决成渝两个极核城市的关系,“两翼”是解决川渝毗邻地区的关系,“三带”则是解决省内主要经济区的关系。“这种划分既可以避免经济区被行政区阻断的问题,也能加强核心城市和经济腹地的联系,还能降低区域经济联动成本。”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夏华祥认为,“一轴两翼三带”实质上是满足经济腹地重点城市的发展诉求,根据成渝地区整体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进行再谋划,重新做好双极核与经济腹地间的产业布局、点位布局和生产研发布局,推进中心城市除总部、研发和消费中心外的功能梯度向经济腹地转移,优化腹地的发展层次,引导经济要素向腹地后发城市流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乐山市委主委易志隆认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不仅支持德阳、眉山等城市优先承接成渝两市的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也鼓励川南、渝西地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从地域格局上明确了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并指出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乃至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关键词:路径选择 

交通可率先突破 合力打造产业集群

“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划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础上,对每个区域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产业和公共资源配置都进行了明确,如成遂南达经济带不仅要依托成达万高铁、达成铁路和沿线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还明确了推进生产力沿高铁通道优化布局,推动能源化工、先进材料、机械汽配、绿色食品、丝纺服装等产业转型发展。

“交通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经济布局的先决条件,也是两地最需要也最容易率先突破的领域。”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祖涛认为,川渝两地要尽快共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规划》,注重上下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特别要注重超前规划补齐高铁短板,提前规划与京、沪两地相通的第二高铁快速通道。


目前,资阳临空经济区纵四路与成资大道互通立交已完成60%工程量,计划今年10月投用。(图据《资阳日报》)


易志隆建议,两地在解决共建交通通道的同时,要加快共建互联互通的产业通道。并以此为基础,依托成渝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的优势,合力打造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胡景寿建议,优化产业和公共资源配置时,既要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也要发挥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承接国际、沿海转移产业时,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灵活优势形成配套产业链、供应链,以此带动孵化一批成长性好的外向型民营企业。

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正需要成渝这种合力。张祖涛建议,可通过线上供需信息平台和线下对接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两地整车企业在成渝地区的零部件本地采购率,也可以通过智能化协同设计和制造,成渝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推进成渝地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控制成本实现供需配套、补链成群、互利共赢。

关键词:协调发展 

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 争取政策协同

“前不久,川渝两地税务部门联合制定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比如,在推进政策执行标准化方面,今年重点拓展成渝地区统一执行口径的税收政策范围,协同规范西部大开发等政策适用问题等。”省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局长李杰说,他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建立川渝税务高效率的协同机制。

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发展,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划出”的重点。“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强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等多项措施来推动协调发展。

“行政区内部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来推动协调发展,跨行政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则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省人大代表、广安市财政局局长屠明春认为,这是促进成渝协调发展的牵引性改革。川渝两地可以共同向国家争取对跨行政区的建设用地指标、税收分成、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核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他看来,前期川渝两地财政部门实施的跨区域合作项目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及其附加收入可进行财税利益分享等自发探索经验,也可借鉴。

“协同的重点是政策协同。”胡景寿认为,川渝在充分对接、评估基础上,应由国家层面牵头制定统一的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和要素成本政策,推动两地共同遵循、协同共享,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

西南财大经济学院教授、民建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曾志远建议,可以先在一些重点要素领域进行改革,以整体思维规划成渝人力资本的引进、流动和配置,首先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的人力资本培养、发现、配置和激励,然后由内及外,构建成渝域内域外相互促进的人力资本循环,实现内外循环的有机结合。

经济圈动态:

连接成德眉资四市 

成都外环铁路今年开建

2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获悉,2021年四川将新开工211个重点项目,包括81项基础设施项目、99项产业项目、25项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和6项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其中便包括今年四川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成都外环铁路。

据介绍,成都外环铁路是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成都极核的标志性项目,对加快推动成德眉资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深入实施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预可研报告,成都外环铁路的功能定位是一条服务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各组团之间城际客流,兼顾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跨线客流的城际铁路。

项目正线运营长度约450公里,其中新建正线长度约390公里,利用既有成蒲铁路、成灌铁路约60公里,设计速度拟采用250公里/小时(其中,蒲江至都江堰段拟采用20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成都平原都市圈城镇空间和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首批8个成德眉资交界地带

精品示范点出炉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通过各地申报、现场陈述、专家评审、实地复核等环节,首批8个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精品示范点位正式亮相。据悉,此次评选是为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进程,着眼打造同城化发展的若干支撑点,促进毗邻地区交界区域融合发展。

公布名单显示,本次8个示范点分为现代特色农业型、要素资源互补型、生态价值转化型和三交界旅游康养型四大类,其中现代特色农业型包括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蒲丹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点;要素资源互补型包括青广教育城融合发展示范点、成眉新区(城)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和籍视“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示范点;生态价值转化型包括蒲丹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三交界旅游康养型为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今后,这些精品示范点位将继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力争成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基地”、政策落地的“检验车间”、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为继续深化同城化发展做好示范。

成德眉资同城发力 

推进政务服务区域一体化

连日来,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环成都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际,为减少异地群众办事“多地跑”现象,眉山市有关部门抓早抓实,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政务服务“成德眉资”“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区域一体化合作,并取得初步实效。

强化政策赋能助力。认真贯彻相关文件要求,联合成都、德阳、资阳共同印发《成德眉资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工作方案》,公布第一批成德眉资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55项,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做好首批58个“跨省通办”事项和95个“川渝通办”事项在眉山落地落实。

强化区域互联互动。2020年9月,眉山政管部门与重庆市潼南区政管办签订深化政务服务合作协议,设立“川渝通办”“成德眉资”服务专窗,推动川渝、环成都经济圈城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数据共享,加强实地交流考察和人才交流培养。

强化线上线下协同。坚持线上全网通办和线下异地可办两手抓,全力阻击疫情传播,聚焦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居住、婚姻、生育、就业、社保、养老、子女入学等高频办事需求,推动跨区域通办线上、线下协同。

成德眉资河长制工作

“四地同城”迈出“第一步”

近日,记者获悉,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河长办日前齐聚成都,开展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工作座谈会,共同协商成德眉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同城化。

这标志着成德眉资河长制工作“四地同城”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

会上,成德眉资四市分别就目前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具体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共同探讨了河长制管理系统同城化的可行性,并针对河湖渠库基础数据、线上巡河、问题处置流转、考核评估、指挥调度、公众服务等功能提出了具体需求。

四地达成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同城化共识,并商定以信息化促进河长制同城发展,启动成德眉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同城化建设,结合各自信息系统不同特点与优势,对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并轨,携手推进互联互通互动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大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在大数据等领域的延伸合作,合力打造科技赋能、数据引领、创新驱动的河湖管护“朋友圈”,实现“系统共融、信息共享、问题共决”的目标。

接下来,四地将全面梳理并巩固前期成果,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常态化交流学习,不断探索市域间水生态保护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路径模式,共建水生态文明建设同城发展示范区,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眉山日报记者 林琳 综合《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眉山日报》《资阳日报》整理报道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