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探秘历史文化街区 感受眉山市井民俗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2-04 14:34:14

责任编辑:赵娜娜


...

  航拍眉山老城墙。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建制始于南齐建武三年(公元496年),拥有1500余年的建制历史,在历朝历代均为地区重要的商埠,具有丰厚的文化沉淀。

  眉山市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2月23日,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公布了省政府核定、住房城乡建设厅确定的我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共62片),其中我市东坡区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东坡区眉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东坡区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入选。

  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老街的千年时光

  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范围以三苏祠为核心辐射周边,核心保护范围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为核心。规划区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及6处历史建筑,遗存的文物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站在纱縠行南段与上大南街的交汇路口,抬头便能看见古纱縠行牌坊。漫步在纱縠行南段,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里平和自在的生活节奏。天气晴好时,很多老年人围坐在花台旁下棋、闲聊。时光流淌在老人的脸上,也流淌在纱縠行的石板路上。

  纱縠行南段古色古香、质朴典雅,整条街保留着典型川西民居特色的建筑群。三苏祠建筑院落的围墙上镌刻着诗词文章,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行人驻足观赏。

...

  航拍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

  纱縠行,顾名思义,缫丝之处和蚕桑行市。据史料记载,古蜀王蚕丛氏就曾在这里教民农桑。唐朝时期,纱縠行便因丝绸贸易而兴起,商贾云集,一度富甲西蜀。我市苏学专家张忠全介绍,纱縠行南段即是古纱縠行原址,从宋代开始,就是进行蚕具、蚕丝和丝绸交易的专业市场所在地。在当时,眉山的经济以农商经济为主,纱縠行因是买卖蚕具、丝绸等的专业市场而成为城内最繁荣的一条街。

  三苏祠始建于北宋,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朝末期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原址恢复重建,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苏东坡《东坡志林》说:“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縠行。”三苏祠的前身本是苏洵的妻子、苏轼和苏辙的母亲程氏在纱縠行租下的一间宅子,用以经营丝布生意,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排布。祠内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如今,纱縠行南段早已不是古纱縠行那样的交易蚕具、丝绸的专业场所,整条街上书画室、音乐室、汉服店等各种店铺林立。三苏祠的青瓦红墙间,少了一些都市的喧嚣,寻常巷陌处,多了几许诗礼人家的儒雅。

  【未来规划】

  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后,相关部门将依法严格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保存6处历史建筑,保护传统街巷空间格局,包括街巷与院落等,适当恢复历史街巷格局。未来,为了留存三苏祠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将对规划区风貌控制分为三个部分:明清建筑风貌区、川西宋式风貌区和一般川西民居风貌区。

  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1月29日清晨,记者来到东坡区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赶了个早集。临近春节,大街上热闹非凡,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琳琅满目的货品,让集市乡土味十足。沿着街道一直走下去,可以看到镇上许多具有年代感的古老建筑。

...

  远眺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

  “太和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保留了很多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元素。现存的传统街巷中,有不同风貌的建筑,而原有的石板路面和素土路面,早已被水泥路面取代。”今年57岁的王长生是土生土长的太和人,娓娓道来老镇的故事。

  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不大,但街道布局完整,横街、正街和香樟街是老镇商贸最集中的街道。建筑多以小青瓦、坡屋顶、深出檐、大进深为主,窗户图案、挑檐等形式多样,建筑结构富有清朝和民国时期特色。

  如今老镇里所剩居民已不多,民宅大多显得有些许破败,“但它依然是美的,因为这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镇。”王长生说。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自秦朝治蜀地以来就有水码头的历史算起,距今已逾两千年。由于太和场址几经变迁,现今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遗存历史在200年左右。

  那么,“太和”之名由何而来?据资料记载,最早的太和场镇在现状镇区东南侧,古称石龙场。石龙场的名称源于因场遭水淹,人们想通过置石龙首来避免水患,其结果自然是行不通,场镇只好向上游搬迁,最后迁至官坟山(今太和老镇正街),以太平和顺之意起名太和场。

  “太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和巴蜀古道中重要的驿站,因岷江雷家渡码头运输集散功能傍水而建,岷江还没有改道时,码头就在这个位置。”顺着王长生手指的方向看去,曾经的码头被水泥路面和居民楼所代替。

  据悉,太和曾是岷江水路上“日吞千担货、福禄万家人”的“小香港”,是远近闻名的物资集散地,同时也是眉山市的工业重镇,是衔接眉山中心城区与北部广大乡镇之间的纽带。太和老镇历史街区的历史传承和资源条件,使其在工业上形成了食品加工、饲料、建筑建材、服装鞋业、制衣划片、印刷产业等各类工业企业190多家。

  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太和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面貌。漫步在独具魅力的太和老街上,古旧的建筑、淳朴的民风,依稀还能感受到老街在时光荏苒中的新老更替;斑驳的墙壁,无言地见证了许多我们未曾知道的故事;脚下的这条路,好多人走过,而那些人早已淹没在茫茫历史中。

  【未来规划】

  保持和延续老镇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寻踪历史街区与名城的历史渊源,实现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区域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机融合,使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眉山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撑。

  眉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沧桑的见证

  眉州老城墙位于东坡区一环路,即老眉山城东门。城墙街区尚存800余米,北部已有一段复修。眉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是眉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确定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眉山科举文化时代文化性建筑集中分布的地段。

  伴随着暖阳,记者来到眉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踩着青石板,触摸着老城墙的沧桑,这里承载着祖祖辈辈珍贵的记忆。岁月变迁,让老城墙蹒跚走过历史长河。如今,在城市化浪潮中,老城墙依然屹立,守护着这片土地。

  “唐朝时期就有了眉州古城的建筑雏形,到了五代时期由刺史山行章集合五个县的财力,修建而成。城墙两边栽种了许多杨柳树与芙蓉花,每当夏末秋初之际,芙蓉花开,姹紫嫣红。”75岁的市民张忠全曾从事文化工作,是土生土长的眉山人,深爱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无论兵乱还是水患,城墙用自己的‘铜墙铁壁’,保护着眉山城里的子民,不受侵害。”张忠全说。

  行走在城墙边,从砖与红土的缝隙中寻找旧时的痕迹。眼前矗立的碑文渐渐凸显出历史的沧桑,回溯到多年以前,从想象里勾勒出完整的城墙,似乎就在眼前。

  “世代更替,城墙年久失修,再加上战事不断,被大火焚烧后,城垣坍塌,便荒废在这里,随后,屡次兴建,屡次被废,屡次建设,又屡次垮塌。”张忠全介绍。

  1983年,城墙被公布为当时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对其实施了保护。如今的老城墙,修建于2014年,在“修旧如旧”的保护维修后,在原有古城墙的基础上,再现的是清眉州城墙。

  沿着砖墙一侧的石梯往上爬,首先映入眼帘的小亭给城墙增添了几分活力。“维修后的清眉州城墙长150米、宽4米、高约5米,城墙墙体仍用红砂条石砌筑,内为夯土。”张忠全称,城门采用三拱券门,依清代眉州城图为据,城门楼采用单檐歇山式。

  城门长23.4米、宽10米、高7.4米,城门两侧各设梯步。城门中的拱券门为机动车道,满足消防车通行以及双车道设计。中间门洞高5米、宽9米,两侧门洞设计为非机动车道,宽2米、高2.98米。

  修建后的老城墙是我市具有厚重历史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一些居民、爱好文史摄影的旅游市民都会到此拍照记录、留存影像。虽然时间不停地向前走,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但是积淀下来的厚重文化,是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未来规划】

  依法严格保护市级文保单位眉州古城墙与经书楼。保护眉山古遗址,保护文物周边环境,恢复历史街巷格局。维护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的传统风貌特征,对街区内不符合传统风貌特征的建筑提出适当的改造措施,营造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与历史环境特征。弘扬传承“诗书文化”,以眉州古城墙与经书楼为核心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与展示的空间。通过遗址公园、城墙公园、小桃园、文庙、奎星楼及折桂楼等历史遗迹的恢复重建,营造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传承与展示的空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