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群策群力保粮安 五谷丰登话秋收——聚焦全市秋粮生产工作(上)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9-22 09:38:53

责任编辑:熊莉


金秋时节抢收忙。记者 向哲 摄

  □本网记者 刘寅 文/图

  金秋时节抢收忙。8月中旬至今,眉山各地紧锣密鼓开展秋粮收割作业,现已基本收尾,且成果喜人。

  在前旱后汛的不利条件下,今年的丰收更显来之不易。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各农业农村部门,并前往田间地头,探寻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科学施救,坚定“保粮稳产”信心,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作出的不懈努力。

朴永祥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jpg

朴永祥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

扩种增量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9月18日,东坡区尚义镇熊公村4组。村民朴永祥正驾驶收割机收割自家田里最后十余亩水稻。“今天就能全部收割完毕,随后还要尽快完成田间排水作业,为后续的晚秋生产及小春生产工作做准备。”朴永祥说。

  在朴永祥的田地里,尚未收割的水稻生长得十分挺拔,几乎未见汛期造成的影响。“今年专门种植了抗倒品种的水稻,期间还增施了钾肥,进一步加强其抗倒能力,在汛情期间发挥了大作用。”朴永祥介绍,连续的降雨导致田中积水很难排尽,下一步将进行人工清理,待积水全部排出后,再种植药材、秋菜等作物。

  尚义镇是全市较大的粮食生产地之一。截至目前,该镇秋粮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仅存数百亩晚稻也将于10月中下旬完成收获。“据初步统计,今年全镇粮食产量相对稳定,较去年而言,可以用‘稳中有升’来形容。”该镇工作人员表示。

  该镇三合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克勤介绍,今年4月起,连续的春旱给合作社的泡田栽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后东风渠对灌区及时进行补水,让大家对粮食丰产恢复了一些信心。但入夏以来的汛情又给今年的粮食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仅我们合作社就有数百亩稻田被淹,很多水稻发生倒伏现象。据内部统计,今年合作社的水稻亩产大约会减少3%左右,但因播种面积的扩大,加之施救及时,总体产量较之去年并不会降低。”马克勤表示。

  东坡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大春粮食扩种任务为4700亩,实际扩种面积超过5000亩。“早在大春生产工作伊始,我们就在尚义镇召开了全区大春粮食扩种任务现场会,将任务分配到全区各园区、乡镇,并压实责任。”该负责人说,“因为播种面积的增大,即使存在汛情带来的影响,我们对今年全区粮食产量仍然保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没有问题。”

  不仅东坡区。记者先后采访我市其他区县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目前洪雅县已完成秋粮收割14.6万亩,丹棱县完成11.72万亩,包括仁寿、彭山、青神秋粮收割工作皆已临近尾声。各区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皆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充满信心,目前包括晚秋生产及小春生产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小春粮食实现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播种面积25.6万亩、产量6.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05%、0.7%。通过推广复耕、间套作扩种等措施,全市大春粮食扩种3.56万亩,大春粮食播面达271.56万亩,同比增长1.3%。目前大春粮食抢收顺利,已完成水稻收割129.6万亩,全年粮食增产丰收有较好基础。

尚义镇粮食收割现场。.jpg

尚义镇粮食收割现场。

群策群力

救灾补损确保粮安

  回顾今年的大春生产工作,在前旱后汛的不利条件下,我市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同广大农户、农技专家一道,紧密协同、科学施救,将灾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月大春生产工作伊始,受连续旱情影响,我市仁寿县和东坡区部分乡镇出现缺水现象。为确保泡田栽秧工作顺利开展,各地相关部门累计修复改造提水设备1448台,共提水6328万方,灌溉面积超过22万亩;投入农机具4.5万台,抗旱浇地13.9万亩。同时,市水利部门积极向东风渠争取按最大流量对灌区进行补水,结合市气象部门人工增雨作业,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多位农户表示,虽然今年旱情持续时间较长,得益于积极自救,对全年粮食产量基本不构成影响。

  入夏以来,我市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随之而来的汛情对全市粮食生产带来持续挑战,具体表现为部分地区农田被淹,多地水稻发生倒伏等现象。对此,各级相关部门科学组织抗灾自救,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既定目标贡献力量。

  汛情期间,东坡区永寿镇、富牛镇等地水稻受灾较重,尚义镇、万胜镇等地玉米受灾较重。整个7至8月,该区农技专家扎根一线,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提出科学减灾措施,坚定“保粮稳产”信心。“根据农作物受灾情况,指导农户及时开展排涝工作,并扶正倒伏庄稼,搞好叶面清污等。同时,利用降雨间隙,组织农户及时开展抢收、抢晒粮食作物,防止谷物发芽、霉烂。”该区农技专家朱永忠表示。

  在彭山区,该区农业农村局在防汛救灾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等6支防灾减灾工作指导组,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10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开展生产自救。

  在仁寿、洪雅、丹棱、青神等地,由党员干部、农技专家组成的服务队在汛情期间成了一道道“红色风景线”。

  通过协调农机联合开展收割工作,我市绝大部分农田利用降雨间隙及时完成作物抢收,确保颗粒归仓。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建立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组派精干力量进村驻点,对全市20万亩秋季粮食生产实行全程跟踪指导,开办“田间课堂”60期,发放《灾后粮油作物恢复生产技术措施》等技术指导资料3万余份,累计完成统防统治田块123万亩。同时,强化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和农情分析调度,科学研判,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推进科学抗灾,确保秋粮安全成熟、丰收到手。

农机在田间开展收割作业。.jpg

农机在田间开展收割作业。

紧锣密鼓

抢抓晚秋“最后一关”

  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抓好晚秋生产对确保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至关重要。

  早在今年7月,市农业农村局即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晚秋生产的通知》,对我市各区县晚秋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重点提出:

  突出抓好秋洋芋。重点抓好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秋洋芋套种油菜种植模式推广,选好脱毒早熟良种,积极扩大秋洋芋种植面积,确保全市秋洋芋面积达到10万亩,鲜薯总产达到10.5万吨。

  积极扩种秋大豆。深入贯彻落实部省大豆振兴计划,依托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积极引导群众在适宜地块种植秋大豆,积极发展加工豆制品用大豆、鲜食大豆等不同用途大豆,提升大豆有效供给。

  稳妥扩大秋季菜。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积极稳妥扩大秋季菜种植。以岷江、青衣江两岸和城区近郊为重点,大力发展鲜销蔬菜,保障市场供给;以空闲水稻田和幼龄果园为重点,大力发展适宜加工蔬菜,保障泡菜加工原料需求。

  大力开发秋杂粮。秋季杂粮生育期短、价格高、市场销路好,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发秋豌豆等秋杂粮,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适度发展秋果茶。根据各地生态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加强柑桔、秋茶科学管理,提高果品、茶叶品质效益;合理调整果茶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宜果则果、宜茶则茶,抓住秋季果茶栽种的关键时间,推进晚熟柑桔和绿色有机茶发展。

  “秋雨多、湿害重是我区气候特点之一,田间排湿是晚秋生产成败的关键。”东坡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区晚秋生产工作已全面展开。把晚秋作物当成一季正种庄稼,该区要求各镇及时组织力量,协助农户疏通“内外三沟”,增强农田排水排湿能力,确保晚秋作物正常生长,保证完成全年增产增收目标任务。

  “目前我县水稻、玉米等主要大春粮食已全部归仓。”青神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对全县晚秋粮食生产作了细致分析,发放了秋洋芋生产技术指导、林下种植秋大豆奖励办法等,在抓好晚秋粮食种植基础上,今年全县粮食生产有望扩种突破4000亩以上。”

  “按照‘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我们的具体目标是全市发展晚秋粮经作物面积50万亩,其中秋洋芋10万亩、秋玉米3万亩、秋红苕5万亩、秋大豆2万亩、秋菜30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