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0-09-04 10:04:56
责任编辑:任枫枫
细数三苏IP形象创作历程
苏洵IP形象。
苏轼IP形象。
苏辙IP形象。
近日,三苏祠博物馆发布了三苏IP形象,并面向广大市民、网友征集意见。文化IP的创设与文创产品的打造,是三苏祠博物馆近年来的“主攻方向”。如何让文化IP既尊重历史,又能赢得当下?如何让传统走进现代生活,让三苏文化真正“活起来”?在此次三苏IP形象设计过程中,三苏祠博物馆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网记者 刘寅
将三苏IP形象呈现于公交车上。
A 尊重历史 符合当下 在古今之间拿捏平衡
作为眉山最大的文化符号,三苏父子的各种形象在我们的城市中无处不在。在三苏祠,自元代以来,飨殿内便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塑像。而正对披风榭的东坡盘陀像,包括苏洵公园、苏辙公园内的苏洵、苏辙雕像,早已成为八方游客来眉“打卡”的必选地。眉山城区三苏雕像广场,三苏雕像见证了这座城市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是无数眉山人的集体记忆。
为何要设计新的三苏IP形象?答案在于满足文旅产业发展之需,让传统与时俱进。
“IP形象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灵魂,要用好东坡文化这张烫金名片,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亟须开发三苏父子的IP形象。”三苏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以IP形象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手伴产品、各种插画应用、动漫、小说、影视剧制作等,可以为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开发、文创产业的做大做强奠定基础,从而打好三苏文化这张城市名牌。
在古今绘画中,三苏父子基本上都是苍颜长须,以庄重的老者形象示人。而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期却从未有过刻画。“这个空白也成为我们的发力点。”三苏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塑造一组适用于全年龄段的三苏父子形象,尤其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使其爱上三苏文化、传承三苏精神,激发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现存流传最广的三苏父子画像,分别为出自故宫南薰殿《历代圣贤名人相册》中的苏洵、苏辙画像,以及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绘制的《苏东坡小像》。眉山作为三苏故里,在制作新的三苏形象IP时,既要尊重历史经典,也要对接时代趋势。古今之间,如何拿捏其中平衡?是此次IP形象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而整个设计过程远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据介绍,今年3月,三苏祠与设计单位正式签订合同。4月,第一版IP形象出炉,三苏祠博物馆邀请我市知名苏学专家王晋川、刘川眉,市美术馆馆长徐晓洪,以及苏祠中学、东坡小学部分学生代表,以老中青三代人不同的认知角度、不同的审美倾向,对修改过后的IP形象进行全面评审。“结果遭到了非常激烈的批评,基本上完全否定了这一版的形象设计。”该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年轻一代也不喜欢,问题主要不在于是否符合年轻人“口味”,反倒在于是否尊重了历史与传统。
据王晋川回忆,当时的IP形象设计过分追求网络流行形式,其人物特征与三苏父子本人相去甚远,且姿态、衣饰等也完全不符合宋代规范。“眉山作为东坡故里,首先要尊重历史,如果我们的作品被人挑了毛病,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评审会上一位学生代表也表示,初版的IP形象设计,乍一看或许讨喜,但细究起来,感觉与三苏父子并无太多联系。“我们是冲着三苏父子来的,如果作品不能给我们这种感觉,那与一个普通动漫里的路人有什么区别?”
“这一版的设计最终被全盘否定。”三苏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与苏学专家达成一致,要求设计团队重新派遣设计师,进驻三苏祠采风、学习。毕竟没有切身的体验,就不会有好的作品。”
三苏IP形象文创产品。
B 反复论证 紧抠细节 兼备艺术性与亲和力
4月27日,设计师宋强进驻三苏祠,并开始寻访眉山城区大街小巷三苏父子的相关雕塑,参考相关书籍、史料,潜下心来从文化梳理开始,一一解读三苏父子的性格特征,重新设计三苏父子形象。“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我们深感三苏父子文气斐然、成就卓越,所以我们的设计首先不能出错,更不能抹黑。”宋强说。
5月15日,“新国风”的三苏父子IP形象设计思路框架出炉。所谓“新国风”,就是在借鉴国画水墨技法的基础上,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打造具有独特韵味的传统国风。这一版的设计得到了我市苏学专家的初步认可,大家一致认为,其视觉形象具备了三大要素,即有文化支撑、有亲和力、符合当代审美趋势。
“不过专家们同时指出,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张扬的个性,这样才更有利于未来的推广与传播。”三苏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根据专家的意见,再次组织团队进行评审,明确要求设计师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细抠,从头饰到五官、从表情到服饰、从动作到配饰、从衣服颜色到线条粗细等,增加人物的辨识度和张力。“三苏父子不是神,而是接地气的人,所以形象不仅要有艺术性,更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经过反复研讨与论证,宋强与其团队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了如下形象:
苏洵——布衣鸿儒,一生高傲,特立独行。人物设计的是剑眉,衣服颜色选择的是深棕色,象征的是大地、自然、简朴、可靠、健康,表现了苏洵为人稳重的特征。
苏轼——文化巨人,豪放不羁,多才多艺。人物设计的是一字眉,发型全梳发髻,两鬓有编发,耳侧有碎发,衣服颜色选择的是象征光明、创造、趣味、青年、活泼向上、直接、冲动、精力充沛的橘色,借此来展现苏轼的意气风发,少年得志。
苏辙——生性内敛,汪洋澹泊,外柔内刚。人物设计的是平眉,人物动作及表情幅度较小,较为严谨,衣服颜色选择的则是象征勇气、冷静、理智、永不言弃、安详与广阔的淡蓝色,体现苏辙为人低调、稳重的性格特征。
“这一版的设计细致到无以复加,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的考究。”三苏祠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比如苏轼的配饰,起初是一根竹子上挑着一摞书,觉得苏东坡年轻时比较活泼,又喜欢读书,挑书的话就很有意思。“但是专家们一盆冷水就泼过来了。”该工作人员说,古人“敬惜字纸”,对知识很是敬重,不可能出现挑书的情况。所以书本换成了糕点,借以表现苏东坡热爱美食的特征。
三苏IP形象文创产品。
C 创设IP 配套文创 让三苏文化“活”起来
8月18日,三苏父子IP形象正式对外公布。这一版的形象得到了我市苏学专家的认可,也受到学生代表的好评。“目前我们正通过媒体、网络面向社会征集意见。”三苏祠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意见征集活动将持续到9月10日,希望大家踊跃提议。
据悉,接下来,三苏IP形象将首先应用于一些手伴产品、文具与生活用品上。“算是初步试水,看看市场反应。”该工作人员说,另外还会在市内公交车等多个场所呈现三苏IP形象,供广大市民观赏。
创设IP形象,配套文创产品,是三苏祠当下的“主攻方向”。近年来,三苏祠博物馆大力推动三苏文化产业化发展,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转化为现实发展的生产力,以期让文化走出殿堂,走进民间,真正“活”起来。
“去年以来,我们推出的《潇湘竹石图》系列文创产品,以及‘东坡飘雪’、手工拓片等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三苏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19年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赛’中,我们的文创产品从全省各地200多件参赛旅游商品中脱颖而出,成为17个金奖获得者之一,这是对三苏祠文创产品的鼓励,也是对我市创新传承三苏文化的认可。”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表达趋向泛娱乐化。我们的文化传播也应顺势而为,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表示,通过创设文化IP,让三苏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籍卷册,成为能够与关注者、游客对话的可视化形象。同时围绕文化IP配套文创产品,使之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文化的再传递,将是未来传播三苏文化的重要方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