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3-13 08:55:30
责任编辑:雷尧
基本建设完成的大定桥专业育肥场。
眉山网记者 林茂春 文/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0年的春天,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以往不同,但眉山大地上的勃勃生机,却与以往的每一个春天并无二致。
“眉山农业生机盎然”“以项目为抓手,眉山农业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型期”“这将是全产业化的品质提升,我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昨(12)日,参加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的市、县领导干部在现场参观后连连感叹。
东坡区崇礼镇大定桥村11组,设计年出栏生猪4.7万头的大定桥专业育肥场内,仔猪保育舍、育肥猪舍等已基本建设完成。业主李成笑呵呵地介绍该育肥场建设情况,“等自动供料供水等先进设施设备安装完成、育肥场全面消毒后,仔猪就可以搬进‘新家’了。”
该育肥场总投资4500万元,新建标准化猪舍4栋,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仔猪保育舍2栋1.3万平方米,育肥猪舍2栋1.6万平方米。猪舍采用大栋小单元设计,共48个小单元,每个单元相对独立,里面地暖、漏缝地板、负压风机及储粪池等“家具”配套完善。
另一边,东坡区多悦镇杨磊家庭农场正趁着春光明媚抓紧施工。施工现场,配怀舍、产仔舍、保育舍、消毒间等已基本建设完成,几名工人正戴着口罩抓紧修建育肥舍。“我们规划建设存栏能繁母猪200头的自繁自养场,拟建设配种怀孕、产仔、保育、育肥和隔离单元12个,预计年可出栏商品猪约5000头。”该农场负责人杨磊介绍。该农场于2019年10月动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前可建成投产。
尽管产品链条不尽相同,但两个农场都配备了自动饮水、自动供料、水帘风机等现代养猪设施设备,采用了漏缝、饮污、雨污分离等节水养殖工艺,配套建设异位发酵床等。这并非巧合。原来,这两个农场都是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计划到2022年建成1700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单元,年新增生猪出栏200万头以上。目前已开工742个单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也是中德通内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项目的“前端项目”。
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政府与德康集团签约,在我市合作建设2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即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2019年9月20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签约仪式上,中德通内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项目落户我市。这是全球领先和德国最大的综合肉食品屠宰加工企业通内斯集团在欧洲之外投建的第一个工厂。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年屠宰加工生猪600万头。
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引入了通内斯体系,将按照通内斯标准,培养国际水平的产业技术工人,进行生猪养殖。通内斯为德康提供优质猪苗,德康再将养殖好的生猪交由中德通内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项目进行加工处理,环环相扣,实现从源头到加工全程把控猪肉品质。
“项目投产后,眉山将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道路,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将实现质的飞跃。”参观人员纷纷表示。据了解,2019年,我市成功引进了中德通内斯高端肉制品项目,顺利推进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中法农业科技园、正大300万只蛋鸡种养循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初步构建成眉农业合作7大平台、3大基地,全市现代农业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以德康200万头生猪项目为龙头,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畜禽养殖种养循环示范基地14个,实施畜禽养殖场种养循环提升工程261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51个百分点,肉牛、肉羊、家禽等出栏均较大幅度增长。
此外,围绕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和中德通内斯高端肉制品项目,我市还吸引了四川特驱集团总部经济项目入驻眉山天府新区。该项目主要建设四川特驱集团及农业和食品加工类总部基地、眉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孵化平台、双创中心、培训中心、酒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为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和中德通内斯高端肉制品项目的重要研发支撑和产业链联结纽带。
从农场到加工厂,从眉山到世界,以畜牧业为缩影,我市开放发展的辐射效应已经显现,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的宏伟蓝图正在落地落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