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1-10 10:16:00
责任编辑:罗思源
对标看齐 抢抓机遇 聚力攻坚 奋力推动开放发展示范市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记者观察
眉山网记者 王磊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在拼搏奋进里书写。
1月9日,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举行。这次会议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站在推动治眉兴眉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折射出市委对标看齐、主动作为的政治担当
1月9日上午8时许,来自各行业各岗位的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等列席人员纷纷向市会议中心走来。
他们都拿到一个资料袋,装着《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构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决定(讨论稿)》《2020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讨论稿)》等文件。审议通过《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构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会上,市委书记慕新海在就《决定》作说明讲话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基层治理“核心是党的领导、重心在城乡村社、关键靠制度创新”的理念,按照“一核引领、两域善治、三治融合、四化联动、五强保障”的要求,把基层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一道综合性解法,不断健全系统完备、简约高效的制度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眉山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梅斌认为,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和统揽全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乡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整个《决定》的鲜明特点。
认真学习《决定》原文,认真聆听《决定》说明,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市委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站在推动治眉兴眉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期,着眼新时代大势、结合市情实际,着重研究部署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标看齐、主动作为的高度政治担当。
会议折射出市委抢抓机遇、跳起摸高的行动自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规划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落实之年。做好2020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非凡。
做好2020年的经济工作,首先要看清形势,才能沉稳应对。而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的当下,冷静清醒地看清形势,这是许多与会者所热切期盼的。
全会一开,大家就找到了答案——眉山政策汇集、机遇叠加。
看全国,当前中央已经把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主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这为眉山发展迎来了绝佳的政策“窗口期”。
看全省,省委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上升为全省战略,并赋予眉山“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定位,同城化、都市圈机遇近在咫尺,成都“东进”“南拓”直接惠及眉山,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也利好眉山。
基于以上形势判断,会议确定2020年为全市“开放发展攻坚年”,明确了全市经济发展总目标:GDP增速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要冲进全省第一方阵,要走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前列。提出了2020年实施“八大攻坚”的工作部署。
“全会精准描绘了眉山‘开放发展攻坚年’的导航图,作出的工作部署充分体现了市委积极主动抢抓机遇、跳起摸高推动发展的行动自觉和为民情怀,为区县2020年工作开展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丹棱县委书记宋骥表示,下一步,围绕抓好会议精神在丹棱落地见效,丹棱县将瞄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典范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突出农、旅、文融合发展,创新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为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贡献丹棱力量。
会议折射出眉山干部围绕中心、狠抓落实的务实作风
认真聆听,热烈讨论,一天的会期紧张有序,收获巨大。
当天下午,各个分组讨论会议室内,一种时不我待、摩拳擦掌的氛围涌动。讨论中,大家纷纷表示,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高水平谋划推进工作,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是一次鼓舞人心的大会,特别是会议对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部署,让来自一线的我倍感振奋。”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说,回去后他将把本次会议的精神原原本本地向村民们传达,团结带领大家以《决定》精神为指导,推动村里的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邹汝林表示,围绕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市发改委下一步将加快梳理一批标志性项目,主动融入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纲要、“十四五”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中去,同时紧紧抓住29个省重点项目、100个市重点项目,推动在全市掀起“建成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新开工一批、签约储备一批”的项目会战新热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