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9-10-08 09:44:14
责任编辑:雷尧
走进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烈士李进文及其遗物——领章。
烈士白建刚的遗物——家书。
烈士岳自陶的遗物——光荣纪念证和牺牲证明书。
陈列室里既有图文并茂的革命故事,又陈列了若干烈士遗物,记录了300多个烈士名录。
航拍东坡区烈士陵园。记者 雷同 摄
眉山网记者 胡鲜明 底泽厚 向哲 王丽 文/图
金秋时节,位于东坡区金象大道1号小山坡上的东坡区烈士陵园松柏郁葱,更显静谧肃穆。青山有幸埋忠骨,78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烈士长眠于此。国庆前夕,记者来到这里,追忆英雄故事,弘扬英烈精神。
“陵园始建于1957年,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改建后的。”东坡区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余继革介绍,因建成年代较久,东坡区烈士陵园部分设施过于陈旧。为更好地发扬英烈精神,东坡区委、区政府于2012年投入资金25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整体改建,后又在2013年到2019年间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园林景观、纪念碑浮雕、大门浮雕墙、陈列室展陈、无障碍通道、陵园大门及附属设施等进行建设和修缮。
陵园大门按中国古典殿阁式二叠水飞檐虬角修建。庄严肃穆的朱壁红墙,像一团火焰,让到访者看了热血沸腾。一代代东坡儿女永难忘记的故事就保存在此。
从陵园门口的来客登记册上,记者看到,每个月,这里既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团体等组织的集体活动,又有烈士亲属、退伍老兵等的个人祭扫活动,创建至今,东坡区烈士陵园每年都要接待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群众4万余人次。陵园还被命名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眉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陵园设三门阶进。拾级而上,阶梯两旁刚劲挺拔的黄桷树古朴沧桑,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其苍虬的根须顺着裸露光溜的岩石向下延伸,扎入路边的排水沟底层。在当地乡亲的眼中,革命英烈们就好比这两棵黄桷树,在家乡牢牢扎根、无私奉献、服务百姓。
苍松翠柏映衬,一座19.49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矗立在正中央,上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为庆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碑高设计为19.49米。”余继革说。纪念碑的底座被设计为浮雕图案,选取了大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雕刻,简要再现了具有东坡代表性的革命史事。
以烈士纪念碑为中心,78位烈士的墓静卧其后。
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优秀的东坡儿女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到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100年征程中,前仆后继、英勇顽强,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墓碑前细细查看,大多数烈士牺牲时不到30岁,其中一位叫秦崇兵的烈士,牺牲时年仅13岁。墓碑后,一棵棵柏树默然挺立,陪伴烈士安眠。
纪念碑的左侧是陈列室。这里既有图文并茂的革命故事,又陈列了若干烈士遗物,记录了300多个烈士名录。
漫步其中,百年革命历史的脉络在眼前层层展开。围绕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五大版块,生动记录了从1919年以来,东坡儿女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祖国事业的激情岁月——烈士任开国早在五四运动期间就开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烈士黄子万打入了国民党军警内部从事地下党工作;烈士汪春和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烈士邹本桃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烈士杨正良是新时期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英雄……
“走进烈士陵园,才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英雄的壮烈。只有近距离感受烈士精神,明白烈士的牺牲,才能够清楚知道自己在这个新时代应承担的责任。”东坡区象耳小学的一名老师在陵园里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感慨道,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讲解下,她仿佛听到了那烽火岁月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下的一曲曲壮歌,看到了一位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面庞。在她看来,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青年大学生,都应该走进烈士陵园,传承英烈精神,传承民族风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陵园,追忆英雄故事。据统计,东坡区烈士陵园每年都会为团队和各界群众讲解党史及烈士事迹200场次以上,组织主持团队开展活动150余场次。此外,每年的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都会在烈士陵园共同组织开展烈士公祭活动。
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纪念意义和教育价值?余继革也有自己的想法。“烈士陵园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阵地,用文字、图片等展示了烈士的光辉事迹及群众支前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将增加教育基地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余继革表示,将努力把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活动深入校园、深入基层、深入到各个领域,把发扬光荣传统、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爱党爱国情怀,谱写时代篇章根植人心。
烈士事迹
李文方:闪光的青春
李文方(1910-1933),男,汉族,中共党员,眉山县洪庙场中街(今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眉山特支负责人。
李文方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
1933年8月的一天,成都东较场坝(即花池),全身伤痕累累、血渍斑斑的李文方被押上场。“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李文方第二句口号仅喊出两个字,即被凶残的敌人用刺刀捅倒在地。众目睽睽之下,4名行刑人员围着倒地的李文方不断用刺刀捅,最后还割下李文方的头颅。
李文方从小立志,要做一个献身于振兴祖国、民族事业的伟丈夫。1926年夏,从乙种蚕桑学校毕业后,李文方与进步知识分子带头组织举办了“读书会”,相互传借阅读一些进步书籍,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抨击军阀的黑暗腐败。
1929年初,李文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他表面在家经营药铺,实际上按党组织的安排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他组织原参加过读书会的青年进步妇女成立洪庙场妇女协进会,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进步思想,并组织妇女们上街张贴“打倒军阀!”“打倒封建!”“解放妇女!”等标语。
1929年春,中共地下党四川省委鉴于李文方在眉山的危险处境,安排李文方到乐山嘉乐纸厂当工人,暗中从事工运,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下半年,李文方又被组织安排到成都兵工厂工作,任务一是搞枪支弹药,二是暗中搞兵运、发展党的组织,三是为党传递情报。到兵工厂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李文方就发展了党员,建立了支部,为党传送了大量军事情报。是年冬,李文方转为党员。
1931年,李文方被任命为中共眉山特支的负责人。由于当时国民党当局大肆抓捕共产党人,李文方则主要在眉山西部的万胜山区开展活动,意在发展党的组织,组织鼓动农民反剥削、反压迫,待时机成熟筹备武装斗争。李文方等党员以办夜校教农民识字为名,在农民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只有靠共产党农民才能翻身得解放”的道理。
1933年7月,李文方与成都警务司令部下属某部李班长认识,意欲发展李班长为党员。经过几次接触,李文方认为李班长较为可靠。然而,李班长只是表面思想较为激进、倾向革命,实际另有所图。是年8月初,为谋取所在部队排长的职位,李班长告密李文方将党的情报和一些宣传资料拟传递出去的信息,并亲自率人将李文方抓捕。虽然敌人实施了种种酷刑,李文方被打得昏迷数次,但他始终不说一句话,没有暴露党的半点机密。
白建刚:无私无畏的缉毒英雄
白建刚(1971.9—2007.3.25)男,汉族,中共党员,东坡区修文镇法轮村(今十字卡村)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保山边防支队龙陵边防大队副大队长、少校军衔。
云南龙陵县,缅甸通往云南保山市的重要口岸,也是许多国际贩毒分子贩运毒品的必经之地。2007年3月,白建刚被任命为保山边防支队龙陵边防大队副大队长。
“只要他稍微闭一下眼放毒贩一马,那一定有许多好处。”白建刚的战友说,他刚当站长时,就有人送来10万元,要他关照通融一下,被其严厉拒绝。此后,白建刚还遇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但他始终坚持原则,坚守防线。他时时警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要站好岗、放好哨、缉好毒,决不能让1克毒品从边防站溜过。
一天,白建刚的姐姐和妻子在家,一个自称是白建刚熟人的神秘男子来访。男子说是白建刚的朋友,帮他带点东西来,放下一个大包就走了。白建刚的妻子马上给他打电话说了此事,正在外执行任务的白建刚叫妻子立即将来历不明的包送到支队。原来那是一大包钱!
在部队18年,白建刚虽然手中有权,但家里却既没有冰箱,也没有空调。工资除供养父母外,还要维系一家三口的生活,十分简朴。面对10万元、20万元的巨款,白建刚从不受诱惑,甘于清贫不贪不义之财。
虽然分管的执法办案工作,既繁重、辛苦,更危险。但白建刚始终勇于面对、敢于承担,短短1个月就多次成功破获贩毒案件。
2007年3月5日,白建刚深入云南红旗桥公安检查站,指导官兵成功破获一贩毒案。3月16日,根据情报线索,他带领侦查干警历时7天辗转畹町、瑞丽,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抓获缅甸籍犯罪嫌疑人2名,缴获鸦片23.416千克,缴获毒资5万余元……
2007年3月25日,在与战友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后,白建刚顾不上休息,又带领官兵前往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月亮石侦办一起贩毒案,遭遇毒贩武装袭击。
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生死搏斗!在形势严峻的危急关头,已是武警少校警衔的白建刚置身死于度外,冲锋在前,掩护战友后撤。掩护中,白建刚不幸左臂中弹,腰部被手榴弹片击中,因失血过多牺牲。
2007年3月,公安部边防局授予白建刚“革命烈士”称号;2007年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白建刚“缉毒英雄”荣誉称号;2007年11月,白建刚被公安部追记一等功。
建设大事记
1957年10月,眉山市东坡区(原眉山县)烈士陵园建成,占地28亩;
1983年9月,眉山市东坡区(原眉山县)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10月,东坡区烈士陵园被中共眉山市委命名为“眉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东坡区委、区政府投入250余万元将陵园改建一新;
2014年8月,东坡区烈士陵园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授牌命名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5年9月,东坡区烈士陵园被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授牌命名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