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我市文化旅游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7-25 09:44:19

责任编辑:陈敏


——写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我市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国际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大力实施“1234+N”工程,着力构建完善的“文旅”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为路径、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手段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动文旅融合

  整合资源强实力

  自古以来,眉山就有足够深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

  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的这里,是三苏父子的故乡,主要人文、自然景观等景区景点达120余处,全市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30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9个……眉山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我们有优质的资源、响亮的名片,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周边的成都、乐山等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罗佳明这样指出。

  如何让文化旅游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如何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如何让“藏在深闺”的景区景点走向大众,助推文旅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眉山在思考,在行动。

  积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眉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和《眉山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编制,启动《眉山市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前期工作。

  深入挖掘以三苏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竹编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塑造眉山“金字招牌”;依托瓦屋山、七里坪、黑龙滩堪称世界级的高端稀缺旅游资源,坚持差异化发展,打造“生态牌”“养生牌”“休闲牌”,塑造生态旅游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东坡泡菜、仁寿抬工号子、丹棱唢呐、洪雅复兴耍锣鼓文化,塑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同时,我市还聚焦发展文化特色旅游,全面提升旅游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加快推进瓦屋山中瑞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建设,推动全市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整合三苏祠、柳江古镇、中国泡菜城、老峨山、中岩景区、丹棱幸福古村等16个重点旅游景区和近40个乡村旅游景点,推出系列特色旅游线路。

  通过顶层设计和深度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活力和潜力得到全面激发。

  突出项目带动

  夯实文化旅游发展基础

  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放眼全市,一个个旅游景点宛如一颗颗明珠,在眉州大地闪闪发光、竞相争辉。

  如何搭建好产品推广平台,抓住主体和整体营销,将我市文化旅游“大戏”推上全国乃至世界大舞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为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市以释放新需求、培育新动力为重点,不断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

  加快推进恒大童世界、中法农业科技园、中日康养城、瓦屋山中瑞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彭祖国际健康养老养生文化城、江口沉银博物馆、丹棱国家乡村公园、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做优特色文旅产业。支持洪雅县七里坪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老峨山和大雅堂及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玉屏山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等。

  同时,以品牌创建为抓手,积极梳理优质文旅资源,推进成眉文旅同城发展。柳江特色旅游小镇项目、三苏祠改造提升项目分别入选全国优选文旅投融资项目、全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三苏祠博物馆被评为“金熊猫”奖先进集体,瓦屋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泡菜城等4个A级景区入选第一批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另一方面,为完善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一站式”旅游需求,我市充分发挥旅游项目带动效应,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等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了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消费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开发推出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100余种,深受游客欢迎。

  此外,着眼于提升旅游品味,我市还大力推进旅游公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

  抢抓发展机遇

  创新引领增添活力

  青石、古巷、石板路,雕花门窗、青砖瓦墙、古朴老宅仿佛在诉说久远的故事,特色民宿、地道的家乡味儿、浓浓的乡愁肆意蔓延……在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其悠久而厚重的古道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到景区“打卡游”,更愿意选择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质旅游。幸福古村的火爆,正是顺应了新时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需求。

  当文化“遇上”旅游,新的经济业态被催生,文化产业价值被重塑。近年来,我市创新思路,以文化视角审视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通过深度挖掘全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扩大了眉山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据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市接待游客3010.4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4%;实现旅游总收入269.44亿元,同比增长18.48%。

  “文化+旅游”开启了眉山全域旅游的“加速模式”,同时,全市上下也凝力聚智、不遗余力地通过不同渠道传递着眉山文化旅游新形象。

  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形象,“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推动文化旅游资源“活”起来。在西成高铁眉山文旅冠名宣传、央视整合开展眉山文旅宣传,《中国新闻周刊》俄文版在俄罗斯进行宣传,长沙、重庆开展专题文旅推介,全方位、立体化、多形式开展眉山文旅国内外宣传营销。

  举办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实现以节会赛事丰富旅游市场,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并依托市区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将景区游览和节会消费有机结合,吸引众多游客来眉旅游。

  “接下来,眉山将抓住‘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和天府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为、开拓进取,不断加大我市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力度,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努力将眉山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经济强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我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五年努力,我市力争累计完成文旅总投入1000亿元以上、培育重点文旅企业100家以上,当年实现文旅收入1000亿元以上,A级景区总数达到100家以上。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眉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