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6-17 14:57:15
责任编辑:任枫枫
第四次全体会议现场。
6月10日至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在我市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高端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论坛——文化提升城乡联系”“文化2030|历史村镇的未来:中国一览,聚焦眉山”“可持续城乡发展中文化指引方针”等7次全体会议和“创意经济和文化旅游助力扶贫”“文化促进社区参与以实现本地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和复原力”“加强城乡联系实现可持续乡村振兴的综合政策”等4次平行论坛。来自与会国的高级官员、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国际知名专家、大学和非政府组织等180余名国内外嘉宾齐聚眉山、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中国和世界乡村振兴的未来,深度分析了文化融入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影响,充分论证了文化在地方可持续发展中的魅力和作用。国内外嘉宾的真知灼见对历史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意义重大。
本网梳理了部分嘉宾的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埃内斯托·奥托内演讲。
“3P”原则加深文化与城市发展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加深这种合作关系?我们采用“3P”(英文单词“人+地点+政策”的首个字母“people+place+policy”)原则。三个原则第一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第二是须要一个空间,保证这个空间的人文环境,空间的人文环境如果不能得到保护,这是没有特色的空间、没有灵魂的空间,我们在这里将通过一个和谐的纳入网将文化纳入自然环境中去;最后一个是政策,根据扶贫要求把文化放在农村发展政策和规划的核心位置,加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文化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我们有两个目标:一要结束赤贫,二要促进共享和繁荣。文化是基础,文化涉及到竞争力,也是我们包容性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多样性表达,公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灾后重建中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韧性,我们全球的行动应该具备一致性。
文化应该成为政策和本地发展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基石,还是一个“发动机”,是物质和非物质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采用综合方式保持一个平衡,加大对人的投资力度,另外就是小村镇的再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使其具有可居性,把文化发展放在核心地位。
眉山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农村地区有很多历史村镇,为什么我们对眉山如此关注,甚至出版了眉山经验?我们是从具体的本地经验作为一个起点,更好地反映中国。通过眉山经验的发表,我们形成了12项主要的经验。在过去20年,我们共同分析了中国在农村发展地区所做的努力和发布的相关政策,在眉山的参观过程中,大家也亲眼见证了耳目一新的变化。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真正推动者
文化成为国家可持续就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助推国民收入的增加。可持续发展必须伴随可持续制度,文化亦应当成为多样化的凝聚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真正推动者,青年和我们子孙后代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黎巴嫩对文化的多样性感到自豪,面临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挑战,我们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建立专门委员会(包括市政当局和社会各界代表),其目标是促进文化发展,执行一项全面的国家发展计划。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人埃格·耶尔德勒姆发言。
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
文化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不能光从经济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能否创造)高品质生活。人们(应该重视)怎么利用闲暇,把文化作为提高(自身内涵),把文化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所有人应参加这个过程,不能有任何歧视。
文化能够重建社会公正
当今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不可或缺的手段,能够重建社会公正。我们学习中国眉山经验,也乐意与大家分享摩洛哥经验,我们应本着发展的精神,共同努力,考虑各地特色,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动力,让我们在丝绸之路上共同携手保护历史文化!
牙买加文化、性别、娱乐和体育部文创产业政策司长乔安娜·阿奇柏德:
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认清72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新发布的数据,预测等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会达到96亿,百分之98的人口将会生活在城市。故所有文化可能就会有所迁移,现在我们应当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牙买加首都是联合国音乐创意城市之一,也是打造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另外,我们举办了很多项目来发展传统音乐,我们非常欢迎类似的保护的机会,我们在全球层面也举办了很多活动,均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同时需要领导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法国建筑文化遗产之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观察站负责人弗朗索瓦丝·盖德:
文化保护和传承任重道远
苏轼曾经提出要把环境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我们要把自然、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传承下去,留给子孙后代。我们社会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系统,21世纪,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自然环境也带来前所未有的过渡消费和污染,对文化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破坏。我们需要跨学科的方法理解我们的环境,珍惜资源,与同行分享经验,兼听则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主任欧敏行发言。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涂建华:
人是历史村镇保护的关键因素
保护历史村镇,首先要有人定居,要有人气,要有人生活。只有有了产业,才能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护文化传统,才能维持古镇风貌,才能为村镇创新发展奠定基础,积蓄力量,融入现代文明。历史村镇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核心,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让历史村镇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既做强富民产业,又保护历史村镇古风古韵,既传承优良文化传统,又融入现代生活理念,实现宜居宜业聚集人气,焕发活力。
四川省住建厅副厅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樊晟:
努力让年轻人成为村落保护者
我们始终将文化遗产作为乡愁记忆的传承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我们建立了传统村落的数字化,现在着手传统村落的保护条例,广泛推行四川特色的发展,积极研究,避免乡村环境的破坏,制定现古城内建筑文化保护、不断健全传统建筑保护机制,应用新技术,推动传统建造工艺的创新。传统工作是文化、乡土民俗的文化史,首先要让主体(村落中的人)活起来,民族文化活起来,不断满足新时代乡村生产生活需要,我省连续五年优先选择基数好、保存完整的村舍。我们早已鼓励引导企业、组织、大众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的进程中。
不和谐主要是差距带来的,城乡差距阻碍了年轻人的发展。构建和谐可持续的社会是很重大的事情,在政策、人才培养、教育、公共资源上加大发展,让农村发展起来。鼓励年轻人留在农村,成为村落保护者。
要让历史村镇与城镇紧密发展
中国绚烂多彩历史村镇数量巨大,我们初步判断中国历史名镇将近2000个,已经命名的有312个,历史名村传统村落3万多个,国家级历史名村487个,主要集中在云南片区,湘黔片区,浙闽片区,晋陕片区。我国有5个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上百种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的历史村镇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农耕文化遗产之一。
全国系统推进保护发展工作历时十多年,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拓展了文化保护的新领域,挖掘了全国数千位专家和专家队伍,挖掘了大量工匠,取得了巨大成效,15个省份建立省级传统村落的名录,70%村落修建有祠堂等。当然,保护形势依然严重,我们该让历史村镇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让生活在历史村落的人拥有现代化的生活,要将垃圾处理智慧用于提高人居环境中去,让历史村镇进入未来。当前50%的农村是空心化,要让历史村镇与城镇紧密发展。
文化引领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于历史村镇的未来,有一个很核心、长期探索但至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就是历史村镇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聚落形态,与当今世界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其核心是作为传统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历史村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大家一直争议的如“原汁原味地保存”“修旧如旧”“拆了再建”“复古建筑”等,在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上,既有一定的进步,如彻底否定了大拆大建、伪民俗等,但在总体上还处在探索中。
近年来,我们在历史村镇、文化古城等方面,走过一些曲折的道路,同时也不断反思,逐渐摸索出一个基本原则或发展理念,这就是用“文化引领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框架,来解决文化和经济、历史和现代的关系,既不是一种对立关系,也不是一种同化关系,而是“引领和被引领”“目标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灵魂和躯干”的新型生态关系。也可以说,历史文化是基础、是根本,是宝贵资源和财富,是一切产业、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引领其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评价其发展质量的核心原则。
乡村之美在于多样性
中国长期以来信奉天人合一的哲学文化,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到处都是小村落,保护文化遗产显得非常重要。在乡村的建设中,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乡村和遗产地的文化价值还不清楚,在大众旅游的过程我们不知道以什么为核心。
乡村的价值是独立的价值,不限于古村落,还包括没有列入遗录的。对土地韧性的管理及其表现出来的文化智慧也是我们要去保护的。乡村文化保护的主体非常重要,乡村振兴不仅仅一条路,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欣赏其乡村智慧,对生活多样性管理的智慧。
“生态博物馆”理念值得引入
一方面,历史村镇需要整体保护,尤其民居、庙宇、宗祠等传统建筑,需要在尽可能保留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的条件下开展保护。对于已经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居民不再的历史村镇,引入博物馆的专业力量,对历史村镇“遗迹”进行“抢救式保护”,将其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收藏保存在博物馆中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对于仍然具有活力的历史村镇,除建筑、器物外,当地居民生活的延续性也需要得到保持和保护,“生态博物馆”理念值得引入。
(眉山网记者 罗俊涵 根据录音整理 图片由张忠苹 杨槐 古良驹 摄)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