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杨柱明:坚守村道37载 八旬“养路工”圆“公路梦”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3-14 09:08:35      

责任编辑:罗思源


1 (1).JPG

  杨柱明。

1 (2).JPG

  杨柱明(左一)将积蓄捐给村里。

眉山网记者 罗端 文/图

  “当了一辈子‘养路工’,最喜欢看到路面干干净净,车子跑得顺顺当当,行人走得欢欢喜喜。”3月12日,在东坡区悦兴镇四维村,83岁的杨柱明走在通往该村村委会笔直整洁的水泥路上欣喜地说。

  维护村道是杨柱明毕生的事业。37年来,他须臾不离锄头洋铲,撬石平土、挑土填坑,用默默的坚守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公路的安全畅通,而他在路边作业的身影,也成了该村一道坚韧又执着的风景。

  义举

  为“公路梦”慷慨解囊

  2016年的一天,时任四维村村支部出纳的袁章群正在地里干活,杨柱明走来喊住他,递过一个塑料口袋。袁章群接过来打开一看,愣住了,只见塑料口袋里装着几摞用干谷草拴好的零钞: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厚厚的几摞,足有5000多元。

  原来,当时村里正准备开工修一条从回龙镇到四维村村委会的水泥路,长达4公里。得知消息后,杨柱明慷慨解囊,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捐出,要为村里尽一份心意。

  提着钱,袁章群感动地手不住颤抖。他深知,这些用角票和元票堆起来的心意,是杨柱明老人多年来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土地上,辛辛苦苦种菜换来的“私房钱”,是老人省吃俭用一辈子的全部“成果”。

  袁章群问老人,真的要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吗?杨柱明毫不犹豫地一挥手,坚定地说,“捐!村里修水泥路是大喜事,只有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杨柱明“一掷千金”的善举,得到了老伴儿的支持,更受到了家里所有人的点赞。因为他们知道,让脚下的泥巴路变成坚硬宽阔的水泥路,是老人30多年的心愿,而倾其所有捐钱修路,是他实现自己多年夙愿最好的方式。

  奉献

  30余载倾情养护村道

  杨柱明的“公路情”,始于1982年。当时,杨柱明被村里聘请为“养路工”,主要负责回龙镇到四维村村委会一段近4公里的路面维护。

  说是聘请,其实报酬很低,杨柱明依然无怨无悔,并不因此减少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降低工作标准。他认为,只要干了“养路工”这份工作,便要踏实、尽责,不辜负村里的信任。于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村里人总能看到他在路上“巡查”的身影:哪里的路容易塌陷、哪个坑要填土、哪片坡必须铺碎石防滑……

  为了提高养护技术,他向养护师傅请教,常常总结经验,想尽办法将“责任路段”养护得“舒舒服服”,整理得“漂漂亮亮”。多年来,他用锄头加箢篼的土法,累计挖掘和运输10多万方泥土、碎石用于路面维护,保证了每日被重车辗压的泥巴路平坦无坑。

  砂土路难养护,皮耙子一送一回,两手便会被磨出很多小水泡,而这样的动作,修路时要重复数千次。干“养路工”,最怕的是遇到下雨天。“雨天路上都是烂泥、水坑,雨后的砂土路经过车辆碾压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坑塘,如果不及时修补,不仅坑塘会越来越大,还会给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杨柱明说,一到下雨天,他便要赶到养护路段去排放道路积水。“下雨天爷爷出去修路,一去就是一整天,到晚上才会回家,晚饭都是随便吃。”孙女杨雪对爷爷十分敬佩。

  圆梦

  一生守护的“公路情”

  杨柱明一生以路为业,以路为家,用汗水和奉献守护着村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柱明心中要将泥巴路“变身”水泥路的梦想成真了!

  2016年,回龙镇到四维村村委会的砂土路要修成水泥路,这正是年过八旬的杨柱明“养护”了30多年的“责任路段”,他高兴得比中了彩票还激动。杨柱明立马翻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并赶在修路开工前捐给了村里。受杨柱明的影响,他的弟弟杨柱华也慷慨解囊,向村里捐出自己7000多元的退休工资。

  杨柱明捐款修路的感人事迹,30余年如一日养护村道的无私奉献,深深地镌刻进了四维村乡亲们的心里,杨柱明一家也成了村民心中大爱为公的先进典范和正能量的代名词。

  “一提起杨柱明,大伙都会竖起大拇指,他血液里流着‘大爱为公’的精神。”悦兴镇妇联副主席周静赞叹道。2017年,杨柱明一家被东坡区评为“十佳文明家庭”。

  如今,通往四维村村委会的主道基本已全部硬化。杨柱明也光荣“退休”,但离岗“不褪色”,在少部分还没硬化的碎石路上,他仍会不由自主地捡起石子、带上工具去填平水坑。望着守护了37年的村道,他朴实地将自己比作一捧构筑路基的泥土,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着一份割舍不了也推卸不掉的“公路情”。

  记者手记

  清扫路面杂物、清淤边沟、维护路肩、修剪行道树、养护花草……“养路工”的工作普通琐碎,以至于当人们开着车在道路上疾驰时,甚至察觉不到“养路工”的存在,但是,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公路的安全畅通息息相关。如果把土地比喻成一把琴,那么公路就是“养路工”的琴弦,用辛勤的汗水奏出朴实无华的乐章。

  杨柱明,一个农村基层一线的“公路人”,30多年如一日地守护村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杨柱明的工作状态。回顾37年工作历程,他用“值得”二字总结。当村道将变成水泥路的消息传来,他倾其所有行义举。

  这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一生没有丰富出众的履历,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他是一个对公路建设不改初衷、一往情深的坚守者,也是一个为养护村道奉献了一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变化的见证者。他对公路的奉献与情怀,也将留在四维村新建公路的每一块水泥上。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