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上下功夫 在“做”上求实效
——眉山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综述

彭山区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资料图片)
梅祖轩
2016年12月,眉山市“四支队伍”服务群众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李静为党员先锋服务队、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网格员服务队“四支队伍”授队旗。与此同时,29万队员再出发,沿着“两学一做”的大路,进村庄、下企业,到所有的社会“神经末梢”上,排忧解难。
这是一场思想政治建设的接力,这是一个锤炼党风党性的节点。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眉山各级党组织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推动学习教育全面覆盖、融入日常、学做结合、重在实效。全市6022个基层党组织、16万名党员真学真做,深学深做,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进一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推动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参与
学习教育之初,眉山市喊响“领导干部站在前台抓教育,身体力行受教育”。早在2016年4月27日,市委书记李静带头作为普通党员参加市委办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一个月后,她又作为党组织书记到东坡区玉龙村为农村党员讲党课。
率先垂范是无言的要求,无声的号召。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接受党性教育、带头参加集中学习、带头讲好党课蔚然成风。
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两个重温”主题党日活动6000余场次。截至目前,市委常委会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七一”讲话、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开展集中学习15次,市委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5次,全市各级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万余次。2016年7月底前,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到所在支部和联系村、企业讲党课2300多场次,党支部书记在所在支部讲党课8500多场次。
学习教育之初,眉山市提出要“全面覆盖、层层推动,抓出特色、抓出实效”。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两学一做”“眉山特色”,制发了“两学一做”总方案和党政机关、村、社区等7个类别分方案,分类明确学习教育重点内容、主要措施和具体要求。
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精心研制方案,市、县、乡、村自上而下层层召开工作会,全面动员部署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形式多样,突出特色
推动真学实做、入脑入心
按照“两学一做”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的要求,眉山着力让每个支部都行动起来、每名党员都参与进来。针对基层党员居住分散、岗位多样、学习时间难统一等特点,在坚持“三会一课”基本形式、落实党员学习日制度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创新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
——结对共建带动学。市、区县528个机关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一起上党课、一起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眉山供电公司47个基层党支部分别与市县两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的55个党支部“结对”,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双促进。
——因地制宜分散学。在新农村聚居点、社区网格、小区院落、两新组织灵活组建学习小组790多个,指定联络员、召集人,利用夜间、周末等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讨论,方便党员就近参加学习。东坡区旭光小区、洪雅县金域蓝湾小区238名党员组建9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开展学习6次以上。
——运用网络线上学。全面推行“互联网+党性教育”,全市基层党组织广泛建立集考勤、学习、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QQ群、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及时推送学习内容,让党员走到哪里都有精神家园。东坡区付庙村党支部、洪雅县委办公室党支部、丹棱县团林村等积极利用手机APP和微信平台促进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
——党群集中共同学。全面推行“党群集中活动日”,每个村(社区)每月确定相对固定一天时间,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学习,增强党员意识,引领群众跟党走。去年以来,全市开展党群集中活动6900多场次,参与党员群众上百万人次。
针对基层党组织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基层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广泛开展“送学下乡”活动,增强吸引力、扩大覆盖面,让每名党员学习不掉队。
——送资料到基层。全市制作“两学一做”知识卡16万份、“口袋书”10万余本;举办“两学一做”书画展、摄影展,在乡镇、村、社区巡回展出100余场。彭山区编印的“两学一做”手绘漫画,为基层党员开展学习提供了生动教材。
——送演出到基层。东坡区、仁寿县、丹棱县等地组织民间艺术家编排“两学一做”三句半、快板书、歌舞等节目20余个,组织“心连心”艺术团到农村、社区演出500余场次。
——送党课到基层。全市组织党校教师、专家领导、先进典型等组成“送学小分队”76支,深入基层讲党课1300余场次。对2730多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组织宣讲员一对一上门进行宣讲。
——送影片到基层。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主题电影播放月”活动,组织56支电影放映队送影片下乡到村,每个村每月放一次坝坝电影。市文广新局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推动“两学一做”送学到村。市级相关部门制作专题片3部、专题节目15期,全市1520个远教站点定期播放。
在共产党员示范行动中广泛开展“亮身份、亮差距、亮承诺、亮奉献”行动,喊响“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全市创建党员示范岗、示范窗口、示范团队1.9万多个,把合格党员的标杆立了起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了起来。
——亮身份。通过佩戴党徽、党务公开栏公示党员信息等方式亮明支部每名党员身份。仁寿县曹家镇向562户党员家庭授予“党员之家”户牌,喊响“家有党员、率先示范”。青神县集中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激励党员不忘初心。
——亮差距。全市开展合格党员标准和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大讨论6000余场次,引导党员对照剖析,认真查找问题,让党员明确努力方向。
——亮承诺。党组织班子成员公开作出履职和服务承诺,无职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分类作出联系群众、促进和谐、志愿服务等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作为动力。
——亮奉献。推行“党员奉献积分制”,实行积分换奖励。全市组建社区党员先锋服务队5900多支,党员认领环境维护、纠纷调解、政策宣讲等服务岗位4.5万多个,开展志愿服务15.3万人次。
聚焦问题,边学边改
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各级党组织聚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边学边查边改,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教育的核心。
全面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将学做任务具体化,确保学习教育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
市委坚持把三项整改“回头看”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推进。围绕构建“八个常态长效”,细化分解27项具体任务,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全市各级党组织对照“八个常态长效”要求和三项整改问题清单,深入自查剖析,一抓到底、整改到位。
去年以来,围绕党员干部突出问题,《市委常委会践行“三严三实”行为规范》《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主动作为争创一流的意见(试行)》等13项制度先后出台,深入推进了制度建设。
通过开展“回头看”,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问题整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从严治党的思想教育,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落实。
主动作为,知行合一
推动眉山跨越发展
市委喊响“以发展成果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口号。2016年6月,召开“两学一做”落实大会,深化“主动作为创一流”,激励党员干部奋战一百天,冲刺本届市委任期目标。
——把“两学一做”要求落实到抓项目、促发展中。市委将2016年确定为“任期目标冲刺年”,持续深化“两走一对接”,积极“走下去”服务,“走出去”招商,“对上衔接”争取支持,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据初步统计,全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0亿元。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连续8年居全省第2,是除成都以外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市州。
——把“两学一做”要求贯穿于市县乡村四级换届中。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平常心、使命感对待换届,确保思想不散、工作不断。截至目前,市、县、乡镇三级领导班子换届圆满完成,村(社区)换届平稳有序推进。强化党的领导、鲜明用人导向、严肃换届纪律,换届实现清净、安静、干净。
——把“两学一做”要求落实到决战脱贫攻坚中。坚持“红色先锋引领绿色发展、共产党员带领脱贫奔康”,全市316名第一书记、1381名驻村干部坚守脱贫攻坚一线,市县部门结对316个贫困村、2万名党员干部结对3.8万户贫困户,广泛开展新一轮“走基层”活动。2016年,彭山、丹棱、青神3个县(区)率先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干好事业,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眉山市委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主动作为创一流”为统揽,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将“两学一做”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推进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