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青神精神 因“竹”更精彩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12-19 08:12:29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姚永亮

已是入冬时节,“半城山水半城竹”的青神,被“竹”吸引而来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两个月前,眉山建市以来首个国家级会节——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在青神成功举办。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李智勇高度评价:“这是历届竹文化节办得最好的一次。”

如今,尽管竹文化节的大幕早已降下,但中国乃至世界留给青神的好评,仍让青神人深感自豪。

幅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青神可谓小县。

小县如何大作为?

“小而不卑、难而不惧、奋斗不息、创新不已”,5年前,由这16个字组成的“青神精神”,由此成为青神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20万青神儿女主动作为创一流的动员令。

今天,当我们走进青神,再次深度解密成功举办竹文化节的背后,无不感受到青神精神因“竹”更精彩的魅力。

勇于创新的“青神速度”

近年来,“青神速度”并不陌生。

2014年7月2日,《眉山日报》头版主打位置刊登《“青神速度”怎样炼成?》,报道岷江汉阳航电枢纽工程从2012年10月正式动工开始,仅21个月首台机组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实现既定目标,创下省内第一、国内一流的航电枢纽工程建设速度。

2016年7月25日,《眉山日报》以《勇创一流提升追赶发展的“青神速度”》为题,报道青神县何以在2015年夺得全市五个第一,其中全市综合考评第一名受到市委表彰,是该县继2014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也是市委对青神县委、县政府工作成绩的再次充分肯定。

……

如今,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之所以能在青神成功举办,并在中国竹文化节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在青神县委书记肖巍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勇于创新的“青神速度”。

2011年10月,青神县应邀参加了在江西宜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后,萌生了“我们青神也可举办”的想法。

2012年初,青神县通过深入研究、论证竹产业发展现状,立足树品牌、扩影响、强产业的思路,开始谋划申报承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的工作。

然而,对于人口仅20万、财力十分有限且竹产业规模并不占优势的青神而言,当提出举办一个国家级会节时,一开始的意见并不统一,以至于最终的申报材料搁置了一段时间。

“当多方打听,四川还有其他地方在和我们竞争申报时,我真的坐不住了,直接去找县委主要领导。”时任青神县林业局局长的王盛祥说。

于是,青神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当天下午形成一致意见,“主动争取,抓紧申报!”

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后,王盛祥连夜找到县政府办主任盖章完善手续,并在第一时间将申报材料上报市政府。

如果说仅把申报材料上报上去,而不天天跟踪进展,也就不会有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最终落户青神。

从市政府到省林业厅,从省林业厅到省政府,再从省政府到国家林业局和国际竹藤组织,这里面有太多的审核申报程序。市和青神县主要领导也多次赴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组织汇报、协调。

一方面抓紧申报,一方面创新发展竹产业。青神全县兴起种竹热,建成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引进了国内外具有观赏价值的共300多种竹类植物;建成以竹编文化为核心,集竹编工艺品生产、竹制品加工、竹编艺术博览、竹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2.8平方公里的竹编产业园核心区……

正是得益于眉山和青神人办事效率的高效和对竹文化的执着,国家林业局和国际竹藤组织最终将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的承办权交给了眉山,而青神县则成为本届竹文化节的具体承办地。

“敢想敢做,勇于争先,全力以赴争取,最终青神人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青神县委副书记、县长徐琳感叹。

敢于破难的“青神质量”

拿到了承办权,青神人并未沾沾自喜。

如何让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在竹文化节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青神县的决策者们认为:唯有以高质量承办取胜。

从2014年11月接过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举办地的接力棒,到2016年10月中旬正式举办,仅有不到两年的准备时间。面对时间紧、项目建设任务重,青神人敢于破难。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高目标决定高质量。

两年来,青神县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建设国际竹编艺术城”的总目标,以筹备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为核心,着力项目建设、活动谋划、会节筹备,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鼓全县之劲,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将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办成眉山的“奥运会”“世博会”。

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成为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能否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青神县相继投入5.56亿元,引入社会资本5.76亿元,共计投入11.32亿元打造国际竹编艺术城,并确定了国际竹艺博览馆、中华竹编第一村、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中国首家竹林湿地等八大重点建设项目。

“从场馆、参观点,到沿途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都是新上的项目。面对时间紧,我们在市县坚强领导下,做到环环相扣,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包括招投标等手续,一个程序都没少。”该县竹编管委会负责人说。

凡事必作于细成于实。哪怕是七八月流火,青神县仍严格按照竹文化节的《任务分解表》《重点项目倒排工期表》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坚持“每周一例会,每月一交账”和定期不定期督查督办的要求,每周一由县长主持召开筹办工作指挥部例会,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确保了整个筹办工作有序推进。

在国际竹艺博览馆布展工作中,责任单位克服土建,内、外装饰,电力施工、电梯和空调施工等交叉作业的多种困难,仅仅用70天时间,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座美轮美奂、匠心独运的竹编艺术殿堂的布展工作。

在首届四川国际竹制品交易博览会布展工作中,则直面经验缺乏、参展规模大、布展难度高等困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果断决策,最终取得了设置国内、国外馆等9个展区、600多个展位,吸引385家企业参展,现场交易额9093.7万元,协议交易额2.1023亿元,到场参观人数达29.8万人次的不俗业绩。

团结协作的“青神服务”

一个国家级会节在一个小县能否成功举办,除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外,服务上的软实力同样显得更加重要。

在申办、筹办、举办竹文化节的数百个日夜里,青神县在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组织和省政府、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全县总动员,把自己对国家林业局和国际竹藤组织的庄严承诺化作每一个青神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燃起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

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精诚团结”的合作意识,坚持“一切为了竹文化节,为了竹文化节的一切”的原则。作为竹文化节筹备指挥部成员的40余个县级部门和单位,在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指挥长的统领下,各工作组由责任县领导具体抓,始终坚持办事从大局出发,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相互支持、补台不拆台,相互协调、尽责不失责。

一名负责开幕式现场协调的科级干部的母亲已进入弥留之际,但她默默选择了坚守;一名年轻的女干部因工作连轴转,累倒在现场;一名科级干部志愿者,把参观解说中就林业专家提出的“龟甲竹”的产地问题,第一时间核实后及时用短信告知有关领导和专家……

这些感人的服务故事,仅是团结协作的“青神服务”中的缩影。

仅以会务保障为例,按照“二对一”对口接待服务原则,青神县就组织100余名科级干部和15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共接待中外来宾600余次;组织有机关干部、学生等参加的各类志愿者204人,累计志愿服务3672个小时;共协调综合力量620人承担安保、交通等重任,实现了会节期间零交通事故、零刑事案件、零治安案件、零安全生产事故、零食药品中毒事件、零上访。

“青神服务”也因此赢得点赞无数。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江泽慧称赞:“本届竹文化节安排周密、接待精细、很有特色。”

今天,竹文化节因青神更具光彩;明天,青神必将因竹文化节而更上层楼!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