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杰 眉山网记者 罗刚
【新闻背景】 2016年4月27日,市委书记李静专门到成都会见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张晓刚;5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专程到眉山进行标准化工作调研,均对我市标准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领制高点。标准不仅是质量的基础,更是质量工作的“高地”。近年来,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大力实施标准强市战略,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作为推进东坡泡菜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供给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履职尽责,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引导眉山泡菜企业主动担当市场规则制定者,不断提升东坡泡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市质监局积极应势而谋,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质监职能,始终围绕提高供给质量水平这个核心,凝心聚力助推眉山泡菜产业发展。
坚持紧贴中心,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为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市质监局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在推动眉山泡菜由“小泡菜”做成“大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从标准的“执行者”向标准的“制定者”角色转变,支持企业将自主技术转化为标准优势,用标准巩固产业发展,用标准提升品牌优势,积极铸造眉山泡菜特质。特别是在质监部门的工作努力下,指导四川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主导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泡菜》(SB/T10756)行业标准。同时,国家泡菜质检中心主导和参与制定了DB511400/T 68-2016《蔬菜盐渍发酵质量控制规范》、DB511402/T 02—201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坡泡菜加工技术规范》,成为泡菜产业规则的“制定者”,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立足标准强市,全力支撑泡菜产业发展
为大力实施泡菜标准“走出去”步伐,全力支撑好“一带一路”“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实施,市质监局以我市泡菜产业发展为核心,强力推进标准强市建设,加快研制泡菜国际标准。今年,眉山市政府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署了《标准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构建我市标准发展战略、支持眉山特色产业标准化发展、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在眉山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全面启动了泡菜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同时,以国家泡菜监督检验中心为载体,积极申请筹建全国调味品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酱腌菜分技术委员会(SAC/TC398/SC14)。目前,该项工作已经进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论证和批筹程序,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获批筹建。
不忘初心,推动标准工作砥砺前行
2016年4月27日,市委书记李静专门到成都会见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张晓刚;5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专程到眉山进行标准化工作调研,均对我市标准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可以说,随着眉山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标准体系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明显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及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2项;主导或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6项;建立省级示范乡(镇)42个、省级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制定省级地方标准5项,指导企业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16项,备案企业工业产品标准139项,200余家企业建立健全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同时,我市还制定出台了《眉山市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正着手制定《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标准强市的意见》和《眉山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快标准化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
下一阶段,眉山市、区县两级质监部门将深入推进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和品牌强市建设,坚持以泡菜产业为龙头,围绕市委、市政府“做严标准、做响品牌、做优基地、做强集群、做大市场”,着力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全面推动眉山以泡菜产业为核心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眉山泡菜标准“走出去”。
扫码关注第八届中国泡菜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