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一座经济活力之城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9-29 08:35:10      

责任编辑:


—— 一座城市的“最佳表现”如何而来?(上篇) 
 
眉山网记者 姚永亮
 
2016年的金秋,东坡故里,天府眉山,注定又是一个喜事连连的时节。
 
  9月23日,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峨眉山开幕,眉山作为旅博会首次设立的主题市,其精彩的表现让国内外嘉宾和游客眼前一亮。  继旅博会之后,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和第八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将分别于10月中下旬在眉山举行,国内外众多嘉宾和投资者的目光将再次投向眉山。
 
  而在9月中旬,全球著名智库机构——美国米尔肯研究所发表的2016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中显示,眉山经济表现超越众多条件优越的城市,在“中小城市组”(三线城市)227个城市中,从2015年度该所首次发布时的84位,一跃进入前10强居第八位,成为中西部前三甲、四川第一。
 
  排名或许只是一个方面,但近年来,作为四川建市较晚的城市,眉山能跻身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正在成为一座经济活力之城,不断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却是不争的事实。  发展才是硬道理,眉山用业绩说话。
 
  这是一份实干铸就的成绩清单。
 
  ——2015年,建区设市仅18年的眉山,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台阶。
 
  ——“十二五”期间,眉山GDP年均增长12.1%,是2010年的1.9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年均增长27.5%,是2010年的3.4倍,在全省排位升2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万元、1.28万元,是2010年的1.8倍、1.9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9万人,累计脱贫达22.4万人。眉山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连续9年过亿美元,并持续跻身全省前5。  “近年眉山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于充分利用紧靠成都的区位优势,抢抓发展先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坚持‘两化互动’,主动作为的结果。”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教授、美国《财富》全球论坛顾问李后强评价说。 
 
 同样,米尔肯研究所发表的《报告》中,则对眉山之所以能跻身全国三线城市前10、中西部前三甲的原因,归功于“近年大力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区位交通、培育产业、壮大园区、引进外资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把眉山建设成为‘现代工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品质之城’,努力实现‘经济跨越、文化繁荣、环境一流、人民幸福’四大目标。”2011年11月21日,市委书记李静在眉山市第三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在向大会作题为《抢抓千载机遇 推进跨越发展 建设富裕美好眉山》的报告中明确提出。
 
  建区设市较晚的眉山,先天不足。虽然市政府所在地东坡区距成都仅70多公里,但一度成为成都到乐山的“过渡带”。作为工业极其薄弱的传统农业地区,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在党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从当年的地委到历届市委,带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白手起家,苦干兴眉,砥砺奋进、负重前行,使眉山从婴儿呱呱坠地,到如今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文化立市、环境兴市、依法治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融入成都、同城发展,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坚持系统性谋划、前瞻性决策、创造性执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从而创造了一系列“眉山经验”“眉山速度”“眉山模式”。 
 
 工业是中国经济的定心丸,工业强健则中国经济稳健。
 
  9月27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群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西部地区的眉山,能从昔日的传统农业市,到今天的现代工业强市,正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有力佐证。”
 
  “工业兴,则眉山兴。工业强,则眉山强。”如今,早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十二五”之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谋划眉山工业崛起之路,以“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进程,奋力推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跨越、赶超。”
 
  2012年,市委、市政府抢抓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理念打造的现代工业旗舰和城市组团——眉山现代工业新城应运而生。
 
  “通过眉山现代工业新城这个平台,实现眉山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突破。”在现代工业新城建设启动之初,市委书记李静一语破的。  在坚持抓主导产业,工业进园区的前提下,2015年,仅现代工业新城就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3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5.2亿元,同比增长14.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2.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27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0.4%;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21户,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9户。
 
  截至2015年,现代工业新城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2家。
 
  其实,面对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眉山现代工业新城仅是眉山工业强势崛起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4%;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74%。
 
  2015年,全市工业经济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突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6.7亿元,居全省第四位。 
 
 如果说眉山现代工业正成为眉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话,那么,今天的眉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则正成为眉山上下的自觉行动。
 
  “绿色发展是眉山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好机遇。全市上下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定绿色发展方向不动摇,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眉山。”在刚刚召开的市委三届二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专门审议通过的《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深化“三大工程”实施“五大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眉山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市委历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市三次党代会以来,把“环境兴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统筹推进“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在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中,强力实施“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其成效已可圈可点。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比全国高26.5个百分点;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是全国的3倍以上;建成各类公园118个,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如今的眉山,一座“现代工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品质之城”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最能体现一个城市活力的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西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宗益说,“眉山一跃进入全国三线城市排位第八位,的确可喜可贺!眉山坚持绿色发展抓得早、抓得好。相信眉山的经济增速能够长时间保持下去,未来眉山的地位肯定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