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综合施策 留住“眉山蓝”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8-18 08:05:16      

责任编辑:


 

——聚焦“眉山蓝”系列报道之三

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定决心、舍得投入,综合施策、重点治理,努力留住来之不易的“眉山蓝”。

强力推进秸秆禁烧

基本实现全域禁烧目标

今年以来,秸秆禁烧工作中,市、区县、乡镇、村组逐级成立巡查执法组和督查组,采取“晚上查火光、白天查黑斑”的方式深入一线、深入田块,加强巡查,严查“第一把火”,采取行政处罚和村规民约相结合,遏制露天焚烧苗头,基本实现了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的全域禁烧目标。

据介绍,各区县均按市政府要求召开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会,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了“四包”工作机制、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东坡区、彭山区、青神县将禁烧会召开到了村组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压实户主责任,做到“百分之百知晓”。

“在抓好秸秆禁烧的同时,千方百计为秸秆找出路,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秸秆搬运、租地堆存、农具购买和有机肥加工等秸秆综合利用奖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

我市积极探索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田边地角堆沤还田、集中堆沤腐熟还田、秸秆还园等分户利用和依托有机肥企业、种植基地、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秸秆集中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东坡区积极推广秸秆“四到”;彭山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葡萄、柑桔等生态观光农业,从根本上减少秸秆产生量;仁寿县积极推进秸秆收集转运、临时堆放以及有机肥和生物质燃料生产,在重点区域落实32个秸秆粉碎还田示范点;洪雅县积极推进秸秆发电和有机肥生产;丹棱县利用本土有机肥生产企业,集中消纳和综合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青神县利用秸秆作基肥改良土壤,种植优良柑橘。

餐饮企业煤改气和油烟污染整治

稳步推进

“每到晚上,楼下烟熏火燎,大半夜了还有人在高声喧哗,太烦人了。”由于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眉山城区夜间烧烤炉灶进店前,常常受到广大市民尤其是烧烤摊楼上住户的指责。今年2月起,眉山城区夜间烧烤炉灶进店整治行动打响,眉山城区200余家夜间烧烤炉灶陆续进店并启用油烟净化设施,此举进一步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我们积极开展道路扬尘污染控制,进一步规范交通扬尘和建筑工地扬尘管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不断强化城市交通扬尘防治,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扫率以2012年为基准年,年均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

“我们将继续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各相关部门严格审批把关和强化日常监管,形成常态化管控机制,使城区建筑工地扬尘、交通道路扬尘得到有效遏制。”该负责人表示。

淘汰东坡区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

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我们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逐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东坡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锅炉燃煤废气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整治工作中,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推动建成区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顺利开展。”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5年,东坡区完成了25台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共计淘汰44.8蒸吨,每年减少用煤3.5万吨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6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1吨,减少烟尘排放900吨。监督指导中心城区9家排污企业实行煤改清洁能源工作。2015年辖区内的城市建成区、工业园区未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其他未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

短评:全心守护“眉山蓝”

我市上下进一步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以对眉山这片土地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和态度,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攻坚战,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这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有主动作为的态度,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确保取得全面胜利。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如何找到最优平衡点,考验着政府的水平和能力。但归根结底,经济发展的目的,始终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眉山蓝”包含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全心守护。

“眉山蓝”的出现,原因多样,但综合施策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要让“眉山蓝”持续“蓝”下去,仍需要在综合施策、齐抓共管方面做文章。

只有综合施策,方能留住“眉山蓝”。眉山人期待,“眉山蓝”成为常态。

 

相关链接: “眉山蓝”刷屏 市民期盼“天天见”

相关链接: “眉山蓝”是怎么炼成的?

>>>更多精彩见视觉眉山:看见 留住“眉山蓝”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