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打造“东坡文化”特色素质教育品牌工作侧记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7-06 08:31:26      

责任编辑:


让文化的种子深植学生的心田
 
——我市打造“东坡文化”特色素质教育品牌工作侧记
 
眉山网记者 殷勇
 
儒雅温馨的校园文化、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启蒙益智的实践活动……这是人们走进我市每一所中小学,对传承东坡文化的“第一感受”。
 
我市注重依托东坡文化发展素质教育,突出东坡文化传承与学生养成教育渗透衔接,注重经典文化潜移默化、日渐月染的熏陶,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素养、有长劲的人,构建了一条亮丽独特的东坡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如今,东坡文化的种子已经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融入校园
 
让东坡文化“生根发芽”
 
步入我市的每一所学校,雕塑、廊亭、墙绘让人应接不暇,诸多充满东坡文化内涵的景观遍布校园各处。教学楼内部、报告厅外墙上张贴着东坡古诗词名句,文化长廊立柱上刻着东坡名言。课余时间,学生们驻足楼宇内,流连于回廊间,诵读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古诗词,呈现其乐融融的画面。
 
全市各类学校大力培植东坡文化教育“土壤”,结合校园建设规划,不断加大投入、因地制宜,树立苏轼像、苏辙像、苏洵像,建设亭台轩榭特色人文景观,把东坡经典诗篇悬挂在墙壁上,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国论》、《黄州快哉亭记》等古典篇目展示在宣传栏内,将东坡文化洒满校园,注入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切实做到“栏有东坡名句、墙有东坡理念、网有东坡故事”,使广大中小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东坡文化的熏陶、感染,让东坡文化特色素质教育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融入教学
 
让东坡文化“枝繁叶茂”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为保障东坡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市坚持将东坡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教师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蕴含的东坡文化元素,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东坡文化教育。
 
同时,大力鼓励各中小学发挥丰厚的东坡文化优势,挖掘东坡文化思想。通过语文、思品、历史、美术等课程将东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点滴,并将东坡文化相关内容纳入中考考试内容。今年,还将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开展乡土教材编写工作,将东坡文化融通贯穿其中,秋季投入学校课堂教学使用。
 
如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读书声响彻校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文处处飘香,成为中小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崇文乐教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处在人生启蒙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人人能熟练地诵读三苏诗词,能生动地诠释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厚重文化哲理。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为他们的成长注入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力,达到修身、正礼、育人的目的。
 
融入活动
 
让东坡文化“开花结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潇洒奔逸、豪迈不羁的苏体跃然纸上,数百幅书法、国画、素描引来众多老师、学生围观点评。5月13日9:00,在彭山区师生书画比赛现场,数百张书桌整齐排列,参赛师生胸有成竹,或挥毫泼墨,或精勾细描。真草隶篆从容呈现,或行云流水,或端庄古朴,铁划银钩,力透纸背;国画、水粉、版画不拘一格,风景、人物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校园不再静止,流动的是艺术,是文化,是素质教育,而体现的形式就是师生书画大赛。
 
2月27日,市教育体育局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制发了《举办师生书画比赛的通知》,要求层层海选,人人、班班、校校、县县参与选出书画精品,最终参与市级比赛。师生书画比赛为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丰富学校美育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人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6月28日,东坡区东坡小学操场上传出琅琅的诵读声,学生们伴着音乐一边有节奏地朗诵苏东坡的诗词,一边做起独特的课间操——“东坡诗词操”。
 
抬手、扭胯、脚步交叉……这套操的动作比普通课间操灵活得多。学生一会儿双手举在胸前,化身手捧“诗书”的古典小诗人;一会儿又扭动身躯,成了跳起拉丁、爵士的时尚小达人。这是以东坡诗词为基础的大课间操。
 
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把东坡文化教育与主题活动融合在一起,各学校利用班会、团队会、校会等举办有关读书、知识竞赛、图片歌曲欣赏、戏剧演出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东坡文化活动氛围。通过人人诵、班班读、校校吟经典诵读活动,组织10余万师生参与东坡诗词经典诵读,收集相关学生主题征文、优秀作品、优秀节目5万余份,不仅让广大师生体味东坡文化无穷魅力,也达到了传承中华文化、陶冶性情品德、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融入实践
 
让东坡文化 “群芳吐绿”
 
“古纱縠行是什么?”“苏祠具体位置在哪里?”“祠堂是如何变迁的呢?”6月5日,市一小组织6年级6个班级300余名师生进行东坡文化参观,师生们纷纷表示,感触良多。
 
当天,走进三苏祠,讲解员便将一个个问题抛向学生,学生们积极举手参与问答并认真做笔记。活动中,学生们一边走一边看,修缮后的三苏祠博物馆增加了很多新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们直呼好漂亮,纷纷表示,通过互动,加深了他们对东坡文化的印象。
 
立足于市内与东坡文化相关的文化资源,我市要求各中小学有序免费组织广大师生到三苏祠、三苏博物馆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走进东坡文化,了解东坡文化,热爱东坡文化。三苏祠整修新建开馆后,已有3000余名师生到三苏祠接受东坡文化熏陶。学生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东坡文化。
 
经典化雨润无声,教化若水泽校园。在扎实持久的东坡文化滋养润泽下,全市广大中小学生内修心智,外化言行,形成明志笃学、勤勉进取的学风,养成忠心笃敬、至德至仁的品格,为健康成长、终身发展积淀厚重坚实的东坡文化底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