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刘娟 文/图
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共产党员”。
在眉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经历不同,岗位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在灾难来临时,他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给群众以鼓舞、振奋,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与称颂。
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写道:“不在乎风中雨中带头吃苦,面对百姓期待的目光,身为党员我停不住脚步;右手举过就意味着付出,誓言在心我怎能含糊;身为党员,上不负党的重托,身为党员,下不负百姓的拥护。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只想着无愧于身为党员这个称呼……”
动人的旋律之外,打动我们更多的是这真实而质朴的歌词。透过这些歌词,刘国基、马应国、伍万银、黄文、唐群容、赵文远、胡泽松等我市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在脑海里褶褶发光。
今年是建党95周年,在党的95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讲述共产党员的故事,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红色气质的传承与发扬。
翻阅眉山历史,无论在哪个关键时刻,共产党员都始终站在发展前列,无论在哪个行业,排头兵里都少不了共产党员。因为党员的先进性与感召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都在向党组织靠拢。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有基层党组织6022个、党员160753人,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2437个、党员102717人。
敢于担当 他们勇立时代潮头
6月的眉山,闷得像蒸笼。走进丹棱县国有林场,一大片迷人的绿色映入记者眼帘,让人顿觉清爽。很难想象,眼前这片绿色背后,凝聚的是一名80后共产党员18年的艰苦守护。他叫马应国,今年35岁,是丹棱国有林场场长,十几年扎根这里,他对这片林场的地形、植被了如指掌。
18年前,马应国从乐山林业校毕业,看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巡山护林,他于心不忍,坚定地对父亲说: “我想当护林员。”
“你要想好,干这一行有一定的危险,将来找媳妇都难,长期在山上对身体也不好,也照顾不到家人。”父亲想了想对他说。
“我想好了,就当护林员!我爱这大山,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马应国的回答很坚定。就这样,他成了家里的第三代护林员。
自此,马应国总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努力克服山里生活的清苦与孤独,坚持阅读林业科技书刊,钻研林业实用新技术,倾注心血为林业科研默默耕耘。在他的带领下,他守护的这片林场如今已变成了“绿洲”。
继80后党员之后,90后党员也成为了一批推动地方发展的生力军。 1991年出生的胡泽松,是我市一名消防战士,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2008年入伍以来,他通过艰苦磨砺和拼搏,已成为了经验丰富的灭火救援尖兵。每次灭火救援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经验应对着一次又一次挑战。

90后共产党员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资料图片)
2010年8月13日,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数个乡镇多处发生泥石流,闻讯后,消防眉山支队119指挥中心迅速调集特勤中队官兵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胡泽松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奔赴映秀开展救援行动。他协助其他战友迅速架起一座“生命桥”,并同战友们一起成功营救出被困群众45名。
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在余震不断,飞石四处滚落的情况下,胡泽松又主动请缨深入重灾区,他说:“哪里最危险我就上,我要以最快速度救援群众。”他冒着余震到达灵关镇,迅速组织展开救援,快速疏散群众30余名并转往安全地带。随后,他和队友们背负专业救援器材设备全力搜救,最终又成功疏散转移7名被困群众。
一代共产党人有一代共产党人的担当。在我市一大批老党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80、90后年轻党员正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用他们身上特有的坚强、勇敢以及善于探索创造等品质,勇立时代潮头,为眉山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团队协作 他们倾情为民服务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今晚我只有摸黑了。”6月20日晚8点40分,家住眉山城区玫瑰园十三区的市民熊英从我市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手中接过自己的购电卡后,激动地连声致谢。

电力部门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为群众服务。(资料图片)
熊英告诉记者,当天,她家因欠费断电,她便拿着购电卡到小区外的便民服务点充好了电费。但电费充好后,需要到小区智能电表处进行读卡后才能使用。没想到她在读卡时却不小心将购电卡掉进了关智能电表的一个框子里,取不出来。卡没读成,家里的灯就不亮。怎么办呀?正当她急得团团转时,她突然看到电表保护壳上写着一个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电话。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过去,没想到不到五分钟,他们就赶过来来帮我把卡取了出来,真是太让人感动了。”熊英高兴地说。
在眉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有关资料显示,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我市就有15248名共产党员主动请缨,组成543支“党员服务队”,先后帮助3000多个缺劳力的家庭翻修了房屋,帮助群众抢种抢收8500多亩。

我市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为留守学生发放助学金。
今年“双抢”时节,在我市各区县,田间地头也随处可见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影子。5月下旬,彭山区公义镇鹤林村4组村民吴光志就在当地党员先锋服务队队员的帮助下栽好了秧苗。
吴光志坦言,“要不是他们帮忙,我今年就种不下秧苗喽。”今年4月,吴光志在外出帮别人安装空调的过程中,不慎严重摔伤。春种期间,看到邻居家的秧苗都快栽完了,他的妻子宛玉华忧心如焚,自家的4亩多田今年怎么办呀?
正当他为栽秧苗一事发愁时,该村共产党员服务队了解到了他家的情况,于是在该村两委的组织下,16名党员先锋服务队队员迅速来到他家,帮他家平整田块、栽秧、施肥,6个多小时的劳作,终于将他家4亩多田的秧苗全部插完。

彭山区党员服务队正在为群众栽种秧苗。
为了让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力量充分发挥,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就开始凝聚各行各业优秀党员的力量,组建起了一支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如今,在电力部门,有技能过硬的电工党员服务队;在农业部门,有以种养殖专家为队员的党员服务队;在各乡镇,有专注“互联网+”帮助群众网销特色产品的党员服务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共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近6000支,队员近10万人。
强基层党建 让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一个党员就是一盏明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共产党员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排头兵,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从2014年起,我市就围绕组织运行、班子作用、党员示范、引领群众4个层面,构建了闭合式、全覆盖、有形有效的“基层党建全方位运行体系”。
在组织运行层面,继续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对农村、城市、机关等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均按类别规范建设标准,对标评星、对标运行、对标升级,让“僵尸组织”彻底失去生存的土壤。
在班子作用层面,实行“书记和成员领办项目制”,即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承诺领办发展、民生、党建等重大项目,定期公布进展情况,年底向群众“交账”,使重大事项有人管、有人办。
在党员示范层面,实行“党员奉献积分制”,对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进行登记积分,每月“晒”出积分,让党员“输不起面子”;注重精神激励的同时进行物质激励,激发党员先锋示范作用。
在引领群众层面,实行“党群集中活动日”,每月固定一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开展政策宣讲、议事决策、农技培训、文体休闲等活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让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为更好地凝聚全市党员共谋发展的力量,我市还探索建立了产业园区党组织、产业党组织,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统筹整合各类组织、资源、人才、技术等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有组织、有保障,有舞台,共产党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洪雅县共产党员徐仕祥,在大山里守望30多年,只为村里娃娃能读书。

为更好地给学生上课,刘国基不愿坐轮椅,而是努力用手支撑课桌或黑板,让自己站立起来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