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讯(记者 张忠苹)记者昨(17)日从市经信委获悉,证监会日前按法定程序核准了9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我市的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首发申请,成为我市第一家成功在主板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和初步询价公告,正式启动招股。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预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作为调味品生产商,已经形成了以酱油、食醋等为主的调味品和以焦糖色为主的食品添加剂等两大系列产品,酱油产量西部居前。千禾味业本次公开发行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将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3027。
相关链接:“打酱油”20年 川企千禾味业迎上市
猴年首批新股即将登场。在专业“打酱油”20年后,四川知名调味品生产商千禾味业即将迎来成功上市。
证监会16日核准9家企业的首发上市申请,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千禾味业(证券代码:603027)当晚披露的招股意向书显示,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000万股,将于2月19日网上路演,2月24日网上申购。
专业“打酱油”20年迎蝶变
作为成都市民家喻户晓的调味品牌之一,千禾味业始创于1996年,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公司专业从事酱油、食醋等调味品和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走访红旗连锁、舞东风等连锁超市发现,千禾酱油、食醋基本占据了超市同类产品较好的位置。由于产品定位中高端,较普通品牌价格要贵2~3成,部分超高端产品,如千禾有机酱油价格更是高达40多元/瓶。
据了解,目前千禾味业的酱油、食醋调味品在四川、重庆两地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并已成功进入华中、华东、华北等外地市场。
而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千禾味业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焦糖色生产企业,公司焦糖色使用的“恒泰”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作为应用广泛的半天然食品着色剂,焦糖色在千禾味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其实占比更大,在2014年度占比高达48.38%,超过了酱油的30.5%、食醋的11.17%。
目前公司除了大本营四川眉山外,还在广西柳州、山东潍坊、河北石家庄、江西丰城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异地基地主要从事焦糖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国内调味品生产巨头海天味业、李锦记、伊俐家等均为其重要客户。
创始人家族集体成亿万富翁
招股意向书显示,千禾味业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2亿元、6.50亿元和6.23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047万元、5297万元和6653万元。
千禾味业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董事长伍超群,1969年5月出生,早年与其兄长伍学明共同创业。公司重要部门也大多由家族成员掌控:伍超群之兄伍学明、伍超全,伍超群之妻刘彬、姐夫潘华军,伍学明之妻郑学华、之子伍建勇,潘华军之女潘晓勤等人均在公司任职或出任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伍超群持有7094.65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59.12%;伍学明之子伍建勇持有2085.55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17.38%;此外,还有眉山市天道投资中心、眉山市永恒投资中心的间接持股。据统计,伍氏家族实际在公司持股比例接近80%。
目前公司发行价预估为9.19元,参考新股上市后的平均涨幅,创始人家族无疑将集体成为亿万富翁。伍超群预计将有10多亿元身家,1986年2月出生的伍建勇预计也有数亿元身家。
全球著名投行高盛,也位列公司股东。招股意向书显示,北京高盛投资中心持有公司1755.6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14.63%。
破局小而散 味道在局外
在四川调味品市场,除了千禾味业外,还有天味食品、豪吉鸡精、大王酱油、中坝酱油、保宁醋、郫县豆瓣等众多调味品生产企业,但近年来鲜见冲击资本市场成功者。
例如,天味食品的上市之路就可谓一波三折,其已经在2012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次IPO“冲关”未果。天味食品位于成都双流,是一家川味复合调料生产企业,旗下有“大红袍”、“好人家”、“天车”等品牌。
川菜闻名于世,川菜调味品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引来众多企业竞相分食这块“蛋糕”,但这也导致调味品市场小而散成为普遍现象。对比国内调味品龙头企业,四川调味品企业差距相当大。以有公开销售数据的几家调味品生产企业为例:千禾味业近年来年均营收6个多亿,天味食品8个多亿;而行业龙头海天味业2015年前三季度营收就高达81.22亿元,净利润18.41亿元,预计年销售破百亿毫无压力。
再以有着“川菜之魂”美誉的地方名特产品郫县豆瓣为例,多年来一直尝试通过上市路径,借力资本市场谋求蝶变。公开资料显示,郫县有关部门早于1999年4月就将郫县豆瓣厂等3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组建成本地最大的“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其拳头产品“鹃城牌”郫县豆瓣以及系列产品名气不可谓不响亮。后来,广东健力宝集团入主该公司,收购其68%的国有股。不料,随后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出事,郫县豆瓣上市梦中断。
到2006年,郫县食品饮料产业推进办着手处理郫县豆瓣股份公司与健力宝集团的相关合作问题。2008年,初步确定继续以郫县豆瓣股份公司为龙头,通过兼并、联营、合作等方式,共同筹建“四川省郫县豆瓣集团公司”,并计划3年内将其运作上市。然而,其上市之梦至今仍未见实质性结果。而整个行业也仍处于小散乱局面,100多家郫县豆瓣生产厂家,至今还在各自为政。
与之对应的涪陵榨菜,在完成对多家榨菜企业的重组整合后,于2010年成功上市,其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效应显现,2013年、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8.46亿元、9.0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则分别为1.41亿元、1.32亿元,这也促进了行业的长足发展。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