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市救助管理站:爱心救助 温暖回家路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1-06 10:55:03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林茂春
 
“啪啪啪……”近日,伴随着一阵阵鞭炮声,一群人走进了眉山市救助管理站。“谢谢你们帮我找回儿子,太感谢你们了。”一名老人手捧着锦旗,激动地握住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据了解,这位老人是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中救助并送返的一名流浪者的母亲。
 
寒夜巡查 发现流浪者
 
2015年11月17日晚,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照例进行夜间巡查,在巡查到眉山城区湖滨路东方首座小区附近时,路旁的灌木丛里传来一阵窸窣的响声。
 
“打着手电筒靠近一看,一个蓬头垢面衣着单薄的流浪汉蜷缩在墙角,浑身瑟瑟发抖。”当天参与巡查的工作人员郑建华回忆道,“询问姓名、家庭住址,他只是惊恐地看着我们,始终不开口。”多年的救助经验让郑建华断定此人是个流浪者。为他披上大衣,郑建华等人将他扶上车,带回了救助站。流浪者被送到救助站时,已经是半夜12点,工作人员帮他理发、洗澡、换衣、做饭,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流浪者的身体渐渐恢复,但他仍然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姓名、年龄、住址等信息。眼看着10天的救助期限就要到了,工作人员都十分着急。“没有办法,最后只得申请了延期救助。”负责照顾这名流浪者的工作人员罗亚西说。
 
悉心照料 点亮回家路
 
“他叫黄明(化名),大邑县人。”罗亚西介绍,由于黄明口齿发音严重不清,无法正常交流,通过反复确认,终于勉强从他的口音和提到的地点分析出了他的姓名和住址。
 
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公安部门,确认信息,但却没能在人口户籍网上查到相关信息。为使黄明早日与家人团聚,市救助站决定实地查找。2015年12月初,工作人员带上黄明的照片到大邑县各个乡镇逐一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12月7日,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黄明的家人。
 
12月8日,工作人员黄箭一行人开着车护送黄明回家。刚到家门口,黄明的母亲便抱着儿子痛哭不已,嘴里不断念叨着:“感谢好心人,送我儿回家。”村民都聚集到一起为黄明的归来庆贺。看到黄明安全到家,黄箭一行人便默默地离开了。“反应过来时,他们都走了,但我还是想亲自过来表达感谢。”黄明的母亲说,一面锦旗,一串鞭炮,简单而淳朴,却是他们那里最为浓重的致谢方式。
 
救助服务 温暖人间
 
据了解,从2015年11月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108人次,发放棉衣85件、方便面15箱、面包20箱、矿泉水15箱,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为使救助工作取得实效,市救助站加强市级救助机构、区(县)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救助,建立白天每天巡查救助,周二、周五夜间巡查救助机制,采取24小时值守救助、群众来电现场救助、街面巡查主动救助等措施,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仅2015年市救助站就巡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47人次,年均救助300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生存危机人员。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