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如燕
俗话说:“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若想串好这些线,就得把这些线理顺溜,群众工作亦是如此。要想了解群众的诉求,倾听群众的心声,架起与干部之间的“连心桥”,最关键的就是搭建好交流平台。
“民情恳谈日”作为党情民意的一种对接,变“被动”为“主动”,变“指令”为“服务”,变“上访”为“下访”,平等对话,真情交流,促进了干群关系,又反映了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化解了矛盾冲突,无疑是察民情、解民忧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市的“民情恳谈日”更多集中在固定的会上,通过发言提出问题商量对策,而笔者认为,应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不限话题、不限对象、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聊家常、谈生活、讲民情、抒民意,真正让干部能够俯下身与群众促膝交谈,并注重将民情民意转化为行动,才是“恳谈”的真正要义。
多一些“民情恳谈日”,领导干部就能通过与群众的谈心交流,进一步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排除民忧、化解民怨、赢得民心,群众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也就会在相互的沟通中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