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14 16:53:43
责任编辑:雷尧
6月13日,走进仁寿县文宫镇池家村2组,只见绿油油的稻田里,挂着露珠的水稻迎风招展,镇村两级“田长”正在“巡田”。
“目前正是水稻的分蘖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一定要随时检查,早发现早治理。”村级“田长”黄贵彬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农人,对水稻种植颇有心得,成为了当地田野的“守护者”。巡田时只要发现了问题,黄贵彬就会拿出手机拍下照片,按照“田长制”制度要求及时反馈相关情况,充分发挥着村级一线“瞭望哨”的作用。
为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守护好每一寸耕地,牢牢扛稳粮袋子,近年来,仁寿县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田长”包保制度,通过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让“良田”归“粮田”。
夯实组织领导,成立书记、县长为组长的仁寿县稳定粮食生产暨耕地“非粮化”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粮食生产和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县级“田长”在生产季节一月一巡,镇级“田长”一周一巡,村级“田长”一周两巡,形成县级领导牵头抓,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全员抓,业务人员天天抓,村组干部时时抓的责任体系。坚持全员全域决战粮食生产,构建主管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联动抓、社会力量助力抓的工作格局。
“让每块耕地有专门的监护人”,是田长制的职责所在。耕地里长出了郁郁葱葱的作物,就长出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长”们不仅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日常监管、巡查,还要督促、协调处理耕地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及时发现、制止、上报辖区内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当天,在仁寿县珠嘉镇花园社区,村级“田长”吕明生也行走在复耕地的田埂上,一边巡视灌溉用水的到水情况,一边向粮食种植业主了解耕作进度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今年我们花园社区共完成了150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流转土地2000亩,在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我们有信心实现今年粮食增产增收的目标。”吕明生说,通过土地整改和流转,粮食种植已实现了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
今年年初,吕明生从镇上下挂到社区,成为一名村级“田长”,每周都会对社区的耕地情况全面排查。
吕明生认为,推行“田长制”,首先就要让群众了解政策,知晓政策带来的实惠。为此,他经常走访群众,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既要做坚守原则的巡查员和监督员,也要做耐心细致的讲解员和宣传员。
据悉,珠嘉镇探索的镇干部下沉村(社区)的“田长制”责任体系已基本建立。全镇54名干部全部到村(社区)担任“田长”职务,覆盖了辖区内的全部地块,形成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全方位无缝隙的耕地保护制度,也调动了全镇干部群众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牢牢守住区域内的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目前,我们正全面推行‘田长制’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田长地下看,卫星天上拍’,耕地保护一体化动态智慧监测监管的新格局,织密织紧耕地保护的责任网。”仁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认真落实“田长制”相关举措,有利于进一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规范土地使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丨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