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0-07-01 09:58:39
责任编辑:周刚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林苗苗)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中日友好医院教授肖丹团队研究认为,我国估计有4.26亿人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专家表示,小气道功能障碍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刻不容缓,推动控烟工作应是重中之重。
这项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知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小气道是指吸气时内直径小于2毫米的气道,一旦出现长期功能障碍,会对肺部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吸烟者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风险比从不吸烟者高16%。吸烟、大气污染、肥胖超重等是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主要可预防危险因素。
据介绍,该研究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全国10个省市的5万余名城乡居民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肺功能检查,首次评估了我国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流行状况。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15%)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哮喘患者中小气道功能障碍者占68.97%。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在没有罹患慢阻肺或哮喘的人群中,也有41.30%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
王辰建议,亟须提高政府、卫生界及大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视,推动控烟工作应是重中之重,公众同时还应注意空气污染防护和控制体重。
肖丹呼吁,烟民们一定要尽早戒烟,不要等到得了慢性肺病才行动。戒烟有困难的烟民朋友,要意识到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治疗,可以到戒烟门诊寻求专业帮助。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