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彭山区

>

新闻中心

袁烽赓:不知不觉中成了村民贴心人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8-19 14:51:25

责任编辑:雷尧


1.jpg

  刚竣工的d级危房改造,成为贫困户的新家。 

2.JPG

  2组贫困户郭福全家的3亩海椒,已经卖了上万元。 

3.jpg

  岳油村的桃子成熟了,袁烽赓相当开心。 


  眉山网记者 王莉 文/图


  “驻村帮扶的这5年,是我个人经受锻炼并不断成长的五年。可以说,担任第一书记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时光。”8月13日,谈起驻村帮扶体会,彭山区谢家镇岳油村驻村第一书记袁烽赓说。


  “原因很简单,站在岸上永远无法学会游泳,而驻村不仅是下水,还是下深水。”今年33岁的袁烽赓,此前一直在机关工作,对农村并不熟悉,2015年被选派为第一书记时,只有28岁。对于驻村经历,袁烽赓深有感慨:“帮扶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都必须亲力亲为,都需要认真学习、钻研,协调一切力量来解决。区委、组织部门和乡镇的各种指导、培训来引路,制度、考核来督促,推动着我们每一个第一书记‘泡在水里’,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赶。”


  从谢家场到岳油村 下深水学“游泳”


  2015年5月开始,彭山区先后派出第一批、100名第一书记,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履职担当,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这其中便有袁烽赓。来自区经信局,长期在工业战线为企业服务的袁烽赓由此迎来新战场——谢家镇谢家场社区。 


  第一书记绝大部分是年轻人,没有或缺少农村工作经验。“区上的‘四有’管理既是鞭子,又是指南,推动着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说起驻村伊始的茫然,袁烽赓记忆犹新。


  为保证第一书记待得住、干得好、有成效,几年来,彭山区出台多项措施、办法,以“四有”管理为抓手,强化第一书记的引导和管理。有“规范制度”让第一书记“有章循”,全面规范“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有“两张清单”让第一书记“有目标”,每名第一书记在到岗2个月后公开晒出工作履职清单和承诺实事清单;有 “全面培训”让第一书记“有本领”,提高其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为民办事、精准扶贫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考核”让第一书记“有成效”,考核等次与工作补助、评先选优、干部选拔等挂钩。


  对照着这份指南,袁烽赓把驻村看作自己提升的开始,从摸清社区的情况入手,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聊天,详细了解和记录每户贫困户的家庭状况。1000多个日夜里,他待人热情,工作细致,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与村干部配合融洽,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天然气安装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为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强化基层的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全区打赢脱贫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今年4月,彭山区第二批、68位第一书记在接受了岗位定位、管理考核、推动精准扶贫等方面培训后,开赴全区各村。 


  这其中还是有袁烽赓。作为全区第一书记中为数不多的“两朝元老”,这次袁烽赓被派到更为偏僻、脱贫攻坚难度更大的谢家镇岳油村。有了4年多的历练,袁烽赓暗下决心:把握职责使命,干出点名堂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扶贫就有多少办法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前提是要精准。到岗一个月,袁烽赓便走遍了全村101户贫困户,掌握第一手材料,完成大数据平台的录入,填写一村一户帮扶手册。


  光有思路不够,最难的还是落实。为此,袁烽赓和村两委班子一起,紧密配合,起早贪黑,几乎每日奔波在田间地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逐步推动。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引擎离不开产业发展。针对岳油村地处丘区,适合发展经济作物的特点,袁烽赓和村两委班子全力推进特色种养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水果种植。同时,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聘请林业专家现场指导等举措,不断优化水果品质,提高果农科学栽植、科学管理水平。


  “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岳油村一组村民柴建梅在自家的桃花盛堰农场里高兴地说。农场里,桃林种植面积100亩,桃树1.4万株,采摘期从6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0月下旬,既能满足不同时期前来的顾客,又可以错开集中上市时间。


  在岳油村,像柴建梅一样流转土地搞水果种植的还有很多,全村李树、桃树、柑橘树等栽植面积超过5000余亩,年产值大约2500余万元。


  在连绵2000多亩的香椿基地,则是另一番景象。齐腰的香椿树蓬勃生长,树下的南瓜堆满地头。据基地负责人范伟介绍,今年基地迎来了首个采摘季,还没等到上市,香椿就被北京、上海等地的收购商订购一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基地效益不错,我们在这里打工每天收入一百多元钱。”村民张云贵说,采摘期间,每天有四、五十个人采椿芽。如今,在范伟的带动下,当地有100多户村民加入到香椿种植中来,而更多的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在基地打工,收入增加了不少。


  “我们家的电视又放不出画面了。”“我们家的水管又漏水了”……8月13日一早,在驱车前往岳油村的路上,袁烽赓就接到不少电话。“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要找你们?”记者问道。“是啊,大到产业发展,小到家庭琐事,协调解决、现场服务,是我们第一书记每天的常态。就是在这样的相处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村民口里所谓的‘贴心人’。”袁烽赓说,甚至凌晨一、两点钟,也有群众打电话来,咨询政策,反映情况,或者仅仅是摆摆龙门阵。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