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彭山区

>

新闻中心

彭山区黄丰镇:跨村联建党组织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9-04-09 10:55:29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马诗雨 文/图

1 (1).JPG

  橘乡党委组织种植户开展柑橘种植技术培训。

  “橘乡党委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外出参观,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柑橘种植的新技术。”4月4日,提起跨村联建党委带来的好处,彭山区黄丰镇团结村党员赵文全表示,“有了党组织做靠山,我家柑橘就有了增收的保障。”

  去年7月,为推动以强带弱、抱团发展、联合振兴目标的实现,黄丰镇探索创新跨村联建党组织新模式,并以柑橘产业为依托,在团结村、共和村两个村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黄丰镇橘香党委,并组建了柑橘产业、乡村旅游、新村建设3个功能型党支部。橘香党委的主要职能是组织联建强堡垒、谱写振兴新篇章,通过定规则、定目标、定人员、定职责的“四定”法则,搭建起跨村联建党组织架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产业联促的“四联”,构建橘香党委工作新格局。橘香党委班子成员,大多是从这两个村的村支书、产业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党员中选举产生。

  橘香党委所在辖区是彭山区柑橘产业核心区,年产各类柑橘4000余万斤、产值达7000余万元。自柑橘产业党支部成立以来,依托柑橘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柑橘产业发展,培育出了一批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

  “目前,我们的柑橘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把提升柑橘品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果好,才能价高。”鑫隆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柑橘产业党支部书记徐成银告诉记者,以前,种植户各有各的一套种植经验,并不系统专业,有的还很固执,坚持不更新种植方法,非要吃了亏、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才后悔。如今,在柑橘产业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参观等活动,当地的柑橘产业正大步向前发展。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搞活第三产业,乡村旅游党支部依托团坝子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展工作,重点抓好探索利用现有产业优势推进乡村旅游,抓好“一三融合”、观光旅游开发,办好每年的橘花节,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特色餐饮、体验农业等。

  据橘香党委书记夏海朝介绍,目前,在乡村旅游党支部的牵头下,共和村依托仙女湖度假区已建成了1.5公里旅游步道,农家乐、民居民宿、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下一步将利用优势资源,建设五大支撑项目,做活第三产业,打造环线农旅融合体验园,拓展乡村振兴路径。

  围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实现“五好”目标,新村建设党支部依托双兴新村理事会积极开展工作,重点抓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聚居点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创建、“四好”新村创建等工作。据新村建设党支部书记余建忠介绍,为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党支部成立后,积极牵头在村通工程建设中将原有的3.5米宽的“黄江路”拓宽至6.5米,并将道路两旁打造成弘扬邻里文化、农耕文化、家规家训文化的宣传走廊。

1 (2).JPG

  拓宽后的“黄江路”宽敞整洁。

  家住团结村的王仕华是“三改一美”试点中的一户贫困户。他家原来的厨房不见光日、杂乱不堪,厕所也是旱厕,又脏又臭。如今,在新村建设党支部的帮助下,他家的厨房变得整洁明亮,新厕所宽敞干净……“如果不是党委、政府的帮助,我和儿子也不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王仕华激动地说。

  可以看到,橘香党委的创建,不仅加快推进了全镇柑橘产业新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新品牌打造、新市场拓展,对做大做优做强柑橘产业,打造万亩精品柑橘产业园起到了组织领导保障的作用,还开创了村级治理新格局,构建起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群众主体、多方参与、覆盖全域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未来,橘乡党委将继续通过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产业联促等方式,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谱写“柑橘之乡”乡村振兴新篇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