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彭山区

>

新闻中心

独臂剪纸艺人曾华容 一刀一纸一世界 巧手剪出大乾坤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28 10:48:59

责任编辑:雷尧


1副本.jpg

  曾华容展示她的作品。 

2副本.jpg

  曾华容的剪纸作品《陶醉》。 

3副本.jpg

  曾华容的剪纸作品。 

4副本.jpg

  曾华容正在用刻刀剪纸。 


  王越欣 眉山网记者 雷卓鸣 文/图 


  剪纸,又称刻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在民间剪纸艺人的手上,百般变化,创作出一张张寓意丰富的剪纸作品。在彭山区,有这样一位剪纸艺人,仅用一只左手,一把刻刀,便能创造出美丽而精致的图案。在她的巧手下,一幅幅动物像栩栩如生,一个个人物造型活灵活现。她就是四川省民间艺术(剪纸工艺)优秀传承人曾华容。


  11月23日,记者在曾华容的工作间看到,她正手握一把美工刀,俯在一张红纸上雕刻。这是曾华容常有的工作模式。剪纸时,她要将头埋得很低,将身体的力量灌注在左手,一点一点将图案雕刻出来,整个过程缓慢却娴熟。


  生活给了她磨难 剪纸为她打开人生另一扇窗


  1959年8月,曾华容出生在眉山。母亲是教师,父亲在文化馆工作,生长在书香世家,曾华容的人生原本该顺遂美满。然而,1岁时的一次意外,曾华容被严重烧伤,造成右上肢肢残。


  为了能顺利入学,曾华容从5岁开始,便跟着在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的父亲学习左手写字。9岁后,她还学着用左手做饭、洗衣服、料理家务等。尽管只有一只手,但是天性乐观的曾华容从不怨天尤人,微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做事并不比别人差。


  高中毕业后,曾华容进入彭山区文化馆从事图书馆工作。期间,曾华容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自学工笔画和油画。这次学习为曾华容后来选择剪纸艺术打下了基础。1997年,经过岗位调整,曾华容开始从事民间工艺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曾华容决定学一门传统技艺。由于一只手画画很不方便,曾华容就选择了和绘画相通的剪纸,同时也选择了一只手更好掌控的刻刀来做剪纸工具。


  当父亲得知女儿的想法时,并不支持。“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剪纸上不了台面,父亲又觉得剪纸入门容易,想要做精却很难。”曾华容说,虽然父亲不同意,但从小要强的她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开始钻研剪纸艺术,而这一坚持,便是21年。


  一刀一纸一世界 匠心巧手解锁剪纸多彩世界


  “剪纸看似简单,实际上工序繁多。”曾华容说,除了最后的粘贴,在雕刻之前,还需构思、拟草图、拓品,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一丝不苟、毫不松懈。


  构图时的工笔画虽然繁杂,但曾华容凭借绘画功底以及耐心的品质,一幅画虽用时较久,但完成创作不成问题。“雕刻,应该是我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曾华容说,由于少了右手的配合,雕刻的时候不仅不容易固定纸,还易将其揉皱。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曾华容将较薄的蜡光纸换成了相对较厚又硬的卡纸,剪纸工具也从单面剃须刀变成更适合自己的美工刀。


  多年来,凭着不断努力,曾华容的剪纸技艺进步神速,成为文化馆的剪纸能手。一把刻刀、一只手,刀起无声、刀落纸屑迸出,手起刀落间,一张张红纸就变成了盛放的牡丹、顽皮的猴子、嬉闹的小孩。


  一只手学习剪纸已经十分困难,而曾华容学习剪纸,全靠自学。为了学好剪纸,一有空闲时间,她便从网络上、书籍里查找各种资料,学习了解剪纸的历史、特色等。为了剪出自己的特色,曾华容还将工笔画和剪纸相融合,这样创造出的作品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又具有南方剪纸的细腻,颇具艺术感。


  曾华容说,通常她的一张剪纸作品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如果一刀落错,就会让心血白费。“比如这幅花开富贵,孔雀立于牡丹花,在构图上就花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孔雀羽毛的雕刻,需要更加细致,要有足够的耐心,不然雕错一点,整幅作品就毁了。”


  2009年,曾华容首次举办了个人剪纸艺术作品展。凭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剪纸技艺,曾华容的剪纸作品首秀大获成功。首次展览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曾华容的信心,自此,曾华容对剪纸的热爱更一发不可收拾,也更加努力地精进剪纸技艺。


  为了让剪纸更精微逼真,她经常对着花瓣、树叶、飞鸟、游鱼长时间观察;为了让作品上的标题、落款文字更加好看,没有书法功底的她从网上寻找最合适的字体,进行描摹雕刻。21年来,因为剪纸,曾华容换了无数把刻刀;因为剪纸,曾华容的手指磨出了老茧;因为剪纸,曾华容的视力大不如前。正因为她对剪纸的专注和付出,她的件件作品才更显匠心独运,也让她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她的作品多次在县、市级比赛获奖,还获得四川省首届残疾人艺术节优秀奖。2013年,曾华容被授予四川省民间艺术(剪纸工艺)优秀传承人称号。


  感恩生活无偿授艺 期盼剪纸艺术得到弘扬传承


  曾华容说,“剪纸作品贵在传神,而神韵便来自剪纸人在剪纸时倾注的思想与情感。”曾华容曾经创作了一幅人物剪纸作品《陶醉》。画面里,一位穿着裙子的小姑娘正仰着头,采摘葡萄藤上的葡萄。她脚边的果篮里,盛满了新鲜的葡萄。曾华容介绍,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众人在彭山观音葡萄节上采摘葡萄的场景。作为彭山人,曾华容为之自豪,回到家后,便立即着手创作了这幅蕴含了对家乡的热爱,又极具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


  “没有思想情怀的作品,即使技艺再精湛,一眼也能看出来,人物不生动,没有灵气。”曾华容说,经过多年的沉淀,她的剪纸技艺已经很娴熟,便开始更加注重作品的内涵和神韵。作品的表现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草虫鱼到人物和生活场景,她有意识地在剪纸作品里注入民俗文化和时代特色,让作品更加丰富深刻,更加具有人间“烟火”气。


  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人生的多次起伏,丰富了曾华容的阅历,开阔了她的眼界,更成为她剪纸灵感的源泉。“剪纸,不仅让我掌握了一门技艺,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修养,更让我懂得了感恩,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给我带来了更多精神上的富足。”提起剪纸带来的收获,曾华容感慨地表示,剪纸让她结识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了手艺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坚守,进一步坚定了她传承和弘扬中国剪纸艺术的决心。


  退休之前,曾华容就在文化馆内无偿向热爱剪纸的学生传授剪纸技艺。2014年退休后,年近六旬的曾华容没有停歇,又开办了两年公益性课程,免费教留守儿童学习剪纸。如今,她又加入了彭山区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经常下乡进村入户,教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剪纸的基本技巧,丰富他们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和认可曾华容的剪纸技艺,想购买其剪纸作品,曾华容大多无偿赠送。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剪纸艺术,将其传承和弘扬。”曾华容说,她也想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永远不要丧失生活的信心,因为阴影的背后便是阳光。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