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东坡区

>

新闻中心

推进绿色防控 为农业保驾护航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8-19 15:00:23

责任编辑:雷尧


1 副本.jpg

  稻鸭共育,绿色防控。 


  眉山网记者 王琴 文/图


  东坡区是农业生产大县,眼下正值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今年以来,东坡区紧扣“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采用绿色防控模式(优先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以及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行为,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保障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和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


  农业物理防治

  实现农药减量化发展


  7月15日,在东坡区绿色粮蔬现代农业园区中试基地内,1500余亩的水稻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现场风一吹过,稻苗婀娜多姿,随风摆动。在田埂上,一个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杀虫灯和二化螟性诱剂装置显得格外显眼。


  “这两个装置都是水稻物理防治的有效措施。”东坡区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吴芋钢指着不远处正在运行的杀虫灯和二化螟性诱剂装置说,这两种装置分别利用不同的原理来进行病虫的防治。其中,二化螟性诱剂,通过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化合物,诱杀二化螟雄虫,破坏雌雄交配,减少产卵,降低二化螟密度。而杀虫灯则在一定范围内,利用了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的特性,诱杀害虫成虫,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田间虫口密度,有效控制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


  吴芋钢随手查看了一盏正在运作的杀虫灯,不到两个月时间,已经诱杀了超过半盒的害虫成虫。“这两个装置结合运用,效果很不错,极大地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据介绍,从今年5月初开始,这1500余亩的水稻已安装了二化螟性诱剂装置1500余套,杀虫灯30余台。


  除了采取有效的物理防治外,园区还通过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谈话间,记者注意到在这片水稻田里,上百个标明大米品种名称和来源的指示牌格外醒目。据介绍,这些大米品种是今年2019年全省“稻香杯”大赛的参赛品种,共种植有100亩,品种来自于全国各地,甚至日本大米品种也参与试验。“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抗病性好、品质优的品种,最终淘汰本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


  近年来,东坡区大力推进绿色植保,已在泡菜原料基地及岷江现代农业园区安装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成片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目前,已在示范区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0台、水稻二化螟性诱剂装置10000套,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创新防控模式

  稻鸭共育引新潮


  当天,记者在园区内种植大户罗建敏的水稻种植基地内看到,一群白色的鸭子正在稻田内觅食,发出“嘎嘎”声响。今年该园区创新防控模式,采取稻鸭共育的生物防治模式,有效减少病虫害。


  据介绍,稻鸭共育是预防和控制害虫、杂草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鸭能捕食稻田飞虱、叶蝉、螟虫,控制杂草,减轻纹枯病等。今年4月中下旬,秧苗移栽返青后,罗建敏在流转的100亩稻田内,投放了1000只大龄鸭,鸭子白天在稻田活动以害虫、杂草为食,利于水稻通风透气,减轻虫害、病害、草害的发生。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养殖,鸭子已在7月初开始陆续出栏,目前已经全部预定了。”罗建敏说,稻田里喂养鸭子不仅减少病虫害,还给他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这些出栏的鸭平均重量5至6斤不等,因绿色生态肉质好,售价10元/斤,除去成本,他还纯赚2万元,每亩增收200元。7月下旬他将扩大投放规模,投放第二批大龄鸭,预计9月底出栏。


  当天,现场园区内植保专业合作社飞手王龙还稻田里进行无人机喷洒农药作业。“无人机飞防”作业是运用无人直升机的特性和功能为农业生产服务,一天可喷洒农药面积300至400亩,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农药喷洒覆盖好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深受种植户的欢迎。“最主要是‘无人机飞防’不会漏喷、重喷,效果是人工无法比拟的。”王龙说。


  为了科学有效用药,今年东坡区共拿出72万元,通过采取购买社会化公共服务的形式,对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区域采取无人机统防统治,防控面积达3万余亩次,极大程度控制了病虫害发生,同时更降低了农药使用量。


  除了采取高效的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外,该区还组织农业、工商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农药的货源供应,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查打假冒伪劣,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同时,该区植保、农技专家还分头到各个乡镇,与当地干部和农技人员一道,深入田间现场,做好指导服务,促进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为全区农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