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东坡区

>

新闻中心

周庙村:昔日穷山村 如今幸福村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7-21 09:12:26

责任编辑:雷尧


1.jpg

  航拍周庙村。 


  眉山网记者 殷勇 文/图


  乡村名片

  东坡区盘鳌乡周庙村地处长丘山脉,属我市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区域。全村幅员面积16.7平方公里,共有10个村民小组、814户2657人,曾是市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发展情况,结合群众需求,以产业扶持为抓手,通过种养殖业等实施产业扶贫,确保村上有致富产业、每个贫困户有发展项目;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周庙村发展。


  7月19日清晨,细雨笼罩下的东坡区盘鳌乡周庙村,一片宁静安详。远处的长丘山浸润在雾气中,缥缈如仙境。村民刘明军从自家小院走出来,穿过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走进绿油油的果园。眼前的乡村,一片生机盎然,让人格外舒心。


  近年来,周庙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调整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举措,让昔日的穷山村逐渐蝶变成今日的幸福乡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旖旎风光,在这里得到完美呈现。


  建好基础设施 

  改变贫穷落后


  边远与贫穷,曾是周庙村的代名词。


  “落后的交通条件,让村民吃尽苦头。”该村党支部书记蒋兆学回忆说,以前由于不通公路,村民出行只能靠双脚,去一趟集镇,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回要好几个小时,有些偏远的村民去趟集镇,常常是天没亮就启程,天黑了才回到家中,这种“两头黑”的日子重复了不知多少个年头。


  对此,绝大多数周庙村村民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村民刘明军告诉记者,因为交通不方便,村里种的经济作物、养的鸡鸭鹅都卖不出去,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包括他自己。


  要致富先修路!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近年来,周庙村“两委”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先后修建了1组1.5公里村道,3组1.5公里村道;打通了连接万胜镇的5公里乡道,连接蒲江县的5公里县道;正在新建7组5公里村道,目前全村新建道路共有30公里左右。”蒋兆学说。


  “因为这条路的修建,村里已有500余亩荒地‘动’了起来,预计将新增3000亩柑橘。”当天,站在村里直通蒲江县城的水泥路上,该村村主任李德兵介绍。


  水果运输难,以前周庙村的柑橘如何出山?李德兵蹲在地上,画出一条线路:从周庙村出发,经张庙村到海螺村,进入蒲江县长秋乡到寿安镇,最后从寿安上成雅高速。路不好走,采购商给出的果子采购价就偏低;如遇下雨,采购商不愿进山,果子更难卖出去。2015年,该村5组村民周家海就曾因为水果运输难问题亏了上万元。水果运输难的情况让周庙村大片“低产林”改“高产林”的计划推进不利,“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特别是林地在山上的。”李德兵说。


  2015年8月,3公里的产业道完工投用。2016年,周庙村500余亩常年撂荒的林地因此“动”了起来,全部种上了春见。“现在周庙村卖果子,直接走蒲江,不到半小时就可以上高速,运费节省了三分之二!”据测算,周庙村1万余亩水果林,今年,因这条产业道节省了运费400万元。


  同时,该村近两万亩撂荒林地迎来了发展机遇。“原来觉得卖果难、不想种的村民也开始心动”,李德兵介绍,两年内村里预计新增3000亩柑橘。


  在村民刘明军家门口,一条平整的水泥硬化路临房而过。“硬化路修好以后,农作物从田地运到场镇只要15分钟的车程。现在东西运出去快了,还有专门的物流公司上门来收农产品,既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又提升了效率。”刘明军笑着说,公路修好以后,自家种的农产品卖出去的多了,日子眼看着就好起来了。


  发展水果产业

  村民增收致富


  当天上午,周庙村妇女主任周学英带着记者驾小车,穿梭在果树林里,蜿蜒而上,行驶到了村上的山顶。“这里是观赏全村果林非常好的一个位置,我们计划结合水果产业,把周庙村打造成农旅结合的亮点村,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周学英说。


  “如果没有水果,也就没有周庙村的今天。从2007年起就开始种植柑橘、柚子等特色水果,靠水果产业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学英十分感慨。


  据周学英介绍,2007年以前,周庙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桑养蚕,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全村一年生产总值不足300万元。种地挣不到钱,村里大量的青壮年开始外出打工寻找出路。


  2011年,村里的发展终于出现了转机,在政府的引导下,青壮年开始陆续回村种水果。经过三年育苗、培植,2014年,种植的水果开始挂果。“当年,我们以1元钱每斤的价格卖了千万斤水果。”周学英说,光靠种水果,全村就实现了1000万元的产值;加上发展养殖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元左右,初步实现脱贫。


  种植水果尝到甜头,2014年后,该村开始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改良水果品种。水果种植种类从单一的种植白柚扩大到种植爱媛、春见、清见、不知火、黄金蜜柚等多种水果。


  “水果改良后,品质提高了,价格也蹭蹭地往上涨。”周学英说,例如春见、清见、不知火等小品种水果的价格可以卖到5元每斤,红心柚、黄金柚等大水果的价格可以卖到2元每斤,全村种植的水果达到了亩产值3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明显提升。


  靠种水果,村民都赚了大钱。周庙村第一书记潘继东告诉记者,目前,该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在30000元以上,全村总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年收入10万元及以上的农户有80多户,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30多户,年收入30万元及以上的农户有6户,甚至还有1户年收入达百万元的农户。


  从2007年的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全村一年生产总值300万元;到2014年,村民年人均达到了1万元,全村总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再到201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30000元,全村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周庙村发展越来越快,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治理环境污染

  提升幸福指数


  站在山顶上,放眼周庙村,错落有致的民房依山而建,整洁干净的道路通村达户,各种树木、花草点缀村庄的每个角落……而在以前,周庙村却是另一番景象:部分家庭垃圾乱扔导致臭气熏天,环境污染较重,村民改变生态环境的愿望相当迫切。


  趁着美丽乡村建设浪潮,该村实施了一系列改善环境质量的举措。蒋兆学介绍,具体来说,该村先后通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加强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了污水处理科技支撑。


  在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方面,该村实施乡村绿化行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辐射到每个村民。在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科学确定综合利用技术路径。


  “乡村美不美,卫生是关键。”蒋兆学表示,近年来,该村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狠抓薄弱环节整改落实,采取多项有效举措,大大改善了全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看着整洁的路面,刘明军十分感慨,“以前环境不好,大家也没去想怎样提升环境,现在在政府引导下,村上环境变了,到处是鲜花绿草,住着越来越舒心,越来越幸福。”


  如今,焕然一新的周庙村,满眼春色,处处透绿。乡村振兴的号角,如强劲的春风,催开了广大村民的笑靥,催生着这片土地的盎然生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