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3-21 10:27:15
责任编辑:赵娜娜
扶贫扶志拔“穷根” 致富路上有奔头
张开磊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文/图
王敏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过完正月十五,出栏11头肥猪就纯赚5000元,这是我家经济实现的‘开门红’”。近日,看着圈舍里活蹦乱跳的生猪,东坡区万胜镇众家村残疾人王敏兴奋难抑:“再加上这100头存栏猪,和4亩春见开始投产,今年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
今年40岁的王敏原本是一个身体强壮的劳动力。不料工作中的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他右臂截肢,成为三级肢体伤残。而自失去工作以后,王敏无经济来源,要供养小孩上学,还要奉养年迈体弱的父母,家里虽有几亩果树,却缺乏管理技术,卖果收入甚少。因此,全家生计主要靠妻子在当地务工维持,一家人的日子也越过越窘迫。
要摆脱困境,重振家庭,自己就不能等靠要。王敏苦思着自己能做的事情。
事情在2014年有了转变。那一年,王敏家被识别为精准扶贫对象。此后,镇、村和帮扶干部根据他有自主创业的意愿,从扶贫先扶智开始,让他去参加养猪、果技、电商等各类技术培训。而在此基础上,王敏也根据自家历来就有养猪的一些经验和现存条件,利用“充电”培训后掌握的养殖技术新知识,筹划自繁自养生猪。
不久,得知王敏想要繁育养殖生猪的一位亲戚免费送来了一头怀孕母猪。如获至宝的王敏让父母打“下手”,靠独臂唱起精养的“主角”。
3个月后,母猪产下12头猪崽,出售后,仅此一笔就让他收入5000余元。
“当时考虑到自繁自养成本低、风险小,即使市场波动,总还是有赚的。”王敏回忆,尝到了养殖甜头,自己信心更足了。
随后,按照处理养殖污染的标准化要求,王敏进一步扩大圈舍,改善养殖条件,将能繁母猪从1头增加到3头,并从早到晚守候在圈舍,科学合理喂养管护。6个月后,产出猪崽35头,喂养成商品猪出栏,除去饲料等成本,每头净赚400余元,加上他妻子就地务工、卖果有些收入和享受残疾人建档立卡脱贫补贴以及扶贫生活补贴,2016年,王敏全家实际收入达到3.6万元。经过考评验收,当年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近两年来,王敏瞄准奔富路、达小康的更高目标,着力在促进家庭增收上做好“两篇”文章: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及抓果树品改提升效益。去年,他自繁自养的存栏猪达到68头,虽然生猪市场价格下跌,但仍然获纯利1.3万余元。同时,他请来技术专家指导,对自家4亩低效脐橙大动“手术”,去年投产春见卖了2.4万元。种养两项和其他收入相加,全年家庭总收入比历年都高。
对此,王敏深有感慨地说,“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踏踏实实苦干,依然能实现人生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