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丹棱县

>

新闻中心

万玉忠 钟爱摄影写作 一路见证丹棱文化繁荣发展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30 09:51:53

责任编辑:雷尧


1.jpg

  万玉忠穿越丛林,收集整理丹棱民间故事。(受访者供图) 


  眉山网记者 张丹梅


  “40年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住的是木板房,吃的是粗粮;40年后,条条马路通往各村各户,通讯全球互联互通,住的是洋房,吃的是牛羊。”11月28日,一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丹棱的发展变化,万玉忠由衷地感叹。


  今年62岁的万玉忠,是丹棱县政协退休干部,现加入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并担任秘书长。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丹棱,他一直热衷于挖掘丹棱文化、拍摄丹棱风景名胜、编写丹棱故事,一路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丹棱文化从寂寂无闻到繁荣兴盛的变迁。


  摄影写作 完美呈现丹棱历史人文


  万玉忠退休后,加入丹棱县扶贫开发协会。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柜和办公桌上堆满了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文史资料。“这里是我退休后看书写作的地方,看书籍、写文章,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一席话打开了万玉忠的回忆大门。


  1978年,离万玉忠高中毕业入伍已过去两年,他爱好写作、文化程度较高,在部队一直担任文化教员,负责部队宣传文化工作。从那时起,他与摄影、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81年,万玉忠复员回到家乡,到丹棱县文化馆工作。3年后,他调去当时的县文化局工作。让万玉忠印象深刻的是,在进入县文化局的第二年,他被安排参与丹棱县第二次文物普查,从此对丹棱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在那次文物普查期间,工作人员在丹棱县双桥镇发现了两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群,即郑山、刘嘴摩崖造像。2013年,郑山、刘嘴摩崖造像与丹棱白塔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的道教、佛教石刻则分布在丹棱、石桥、张场、杨场4个乡镇,文物普查更好地保存和抢救了丹棱古代摩崖造像。


  2000年,万玉忠到丹棱县政协担任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在进入县政协之前,他还参与了1985年四川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丹棱县普查工作,与编委会成员深入田间、院坝、茶馆、街头、村民家中收集整理丹棱县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编选出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丹棱县资料卷。


  辗转于不同部门,万玉忠却一直做着同一件事情——关注丹棱文化发展。他热爱摄影和写作,先后著有《丹棱历代文化名人录》《丹棱风景名胜与文化》《丹棱石刻艺术》等,参与编写《丹棱故事与传说》《大雅丹棱》等书籍和文史资料,发现和记录丹棱历史人文,为丹棱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心。2016年,从丹棱县政协退休后的万玉忠兼任了丹棱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丹棱县社科联副主席等职务,一如既往地做着与文化相关的工作。工作之余,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管理《丹棱故事》微信公众号,展现丹棱的历史人文和文化发展。该公众号建立3年以来,已累计发布500余条信息。


  参与挖掘 见证丹棱大雅文化振兴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丹棱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素有“大雅文化之乡”的美誉。


  为传承和弘扬大雅文化,1992年,丹棱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大雅堂,遂设立重建大雅堂办公室。万玉忠参与了重建大雅堂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并挖掘大雅文化,项目后因种种原因搁置未果。


  重建虽然暂停,但文化的发展脚步没有停止。2002年1月18日,满载16余万丹棱人民期望的首个休闲文化广场——九龙广场落成并开放,正式开启了丹棱文化的高速发展。唢呐广场、文庙广场……一个个充满文化特色的民生项目陆续建成开放,不断满足丹棱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文化发展日益加快,可重建大雅堂犹如一个‘心结’萦绕在丹棱人的心里。”2011年初,在“丹棱发展我献一计”活动中,万玉忠提出《加快推进大雅堂重建步伐》的建议,迅速引起了强烈反响。2011年8月5日,承载历代丹棱人夙愿的大雅堂纪念性重建正式动工,并同步配套建设大雅广场等重要文化标识。同年12月,由浙江大学编制的《四川省丹棱县“中国大雅家园”建设总体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是四川省第一个以文化为主线,实现全域覆盖的总体战略规划,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梦回唐宋,雅归丹棱。2014年1月25日,集杜甫诗之“雅”、黄庭坚书法之“意”、杨素捐资修建之“义”于一体的大雅堂,最终得以再现于世。


  2011年至2013年,丹棱城镇建设总投入达到40亿元,包括大雅堂公园、大雅广场、钟楼、滨河路等文化景观项目相继建成,城市品质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1月3日,齐乐公园建成开园迎宾,为丹棱县民生工程增添浓墨重彩一笔。“如今,丹棱这座原本静谧的川西小县城,因大雅堂纪念性重建而声名鹊起、名声大噪。”万玉忠激动地说。


  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丹棱的昨天,展现了丹棱的今天。丹棱,正奔向美好的明天。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