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首页

寻找端淑故里的人文碎片

时间:2019-07-16 09:39 来源:0


  万玉忠


  一个急雨乍停的上午,怀揣着仰慕和敬佩兼而有之的心情,我们应邀“端淑故里”双桥镇采风。


  早晨九时,我们乘车准时从丹棱大雅广场出发,经国道351公路、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一路向西,不久就到了双桥场镇路口“三彭”(三彭是指清代丹棱人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同登进士,位居高官,文章宦达,显赫一时,故人称丹棱“三彭”。)雕像前。双桥镇及桂香村相约的陪同人员已经站在路口迎接我们。


  双桥镇地处丹棱县西老峨山下安溪河畔,距丹棱县城16公里,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彭端淑的故里。全镇幅员面积89.5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10180户,总人口3.2万人。双桥是个大镇,不仅管辖的村社多,人口多,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镇政府所在地有一条沿安溪河而建的古街,街道宽四五米,长约2公里,全用青石铺砌,整齐划一,平整光洁。街道两边是木结构楼房,一面靠山,一面临水,靠山一面为骑楼,临水一面多为吊脚楼,楼下是波光粼粼的安溪河,很有点江南水乡的韵致。街道两边的房屋绝大部分都是清代建造的,木结构、以条石为基础,街面为木板墙、木门和木格花窗,房顶用小青瓦。在众多的建筑中,场口的文昌宫建筑辉煌,塑像精美。而最为奇特的是盐神庙,庙中以管仲为“盐神”,四时奉祀。还有古色古香,飞檐画栋的古戏台耸立其间,把一个镇装点得如诗如画。清代诗人、教育家李昶元(今丹棱县张场镇大田坎村人)有诗这样描述双桥:村落二三里,人烟数十家。全依山作市,半在水之涯。溪口横桥渡,街心断岭遮。筒车杨柳岸,摇曳酒旗斜。据史料记载,双桥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境内现存的刘嘴和郑山摩崖石刻造像群,是我国唐代中晚期石刻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品。而生长于斯的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彭端淑,其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曾几度被选入中学的《国文》和《语文》课本,启迪和激励了无数人勤奋好学,知难而进。“事在人为,为而不难”已被作为双桥镇乃至丹棱县的“端淑精神”。


  汽车向双桥镇的东北方向前行,道路两旁林木郁郁,草色青青,青黛包翠,偶尔一丝凉风吹过,红黄树叶沙沙作响,瞬间点亮了视线。车在桂香村外停下,一行人径直走进一座青瓦木结构的四合小院,小院临大路一面开了家杂货店,店外有一位七十开外的老人正在歇息。上前一问,老人自称姓彭,是彭端淑的十四代孙。得知我们是寻找彭端淑文化遗迹的,老人侃侃而谈:“我背后这个小院的建筑,最早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们彭家祖上为看守陵园而建的木结构楼阁,院里栽了许多桂花树,一到桂花盛开之时,香飘四溢,馥郁心醉,取名‘桂香阁’。因年久失修,楼塌了,只剩下这个小院。对于‘桂香阁’的历史,有保存至今的牌匾和族谱为证。”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我们在原村小学校改建的村委会里亲眼目睹了那几块古色古香的牌匾和纸张已变黄的“彭氏族谱”。


  《族谱》上说,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生于四川眉州丹棱高桥桑黄坝,亦名彭坝(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村彭坝)。彭端淑自幼聪敏颖异,《清史列传·彭端淑》称他:“幼而颖异,十岁能文。”年十二入县学,青年时与弟肇洙、遵泗等读书于萃龙山紫云寺,互为师友达6年之久,印象颇深。雍正十一年(1733)与弟肇洙同榜登进士弟,授吏部主事。后升任吏部员外郎、文选吏司郎中、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广东肇罗道署察使、擢岭西岳备道。


  早就听说萃龙山紫云寺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文脉绝佳,真想去看看。此时,山涧飘了一些小雨,在薄雾轻云之中,我们继续前行,大约二三十分钟就到了萃龙山紫云寺。萃龙山之名,志书上记载是由漹江(夹江县)王公宣子先生所赐。取自荀氏八龙(荀淑的八个儿子,即荀俭、荀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敷,有声名,有才望,时人称为八龙)之意。彭端淑祖父彭万昆(号玉吾,曾任简州判官)将军遇精通法律、通禅理、善营建的僧海智大师,邀其建紫云寺(时有云气出没故名)于山之上。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润肺,漫步在那样幽静的紫云寺遗址上,不由得让人思绪联翩。想象着当年彭端淑与其兄弟在此读书的情景,高声地朗诵了彭端淑晚年写的《紫云寺感怀》诗:“花宫高矗紫云屯,十载书楼今尚存。一带烟蘿常绕座,四时禽鸟迭相喧。猿声梦破山头月,虎跡泥留寺外门。往事依稀如昨日,不堪回首復追论。”


  午饭是双桥出名的羊肉火锅。而当羊肉味尚未散去,我们又乘着雨后天晴的阳光,前往镇东北的黄金村郑山、刘嘴。在山林野草、乱刺中穿行,寻找散落在郑山、刘嘴的石刻造像题记,领略唐代摩崖造像的风韵。


  双桥镇境内的摩崖造像,是丹棱县乃至眉山市内数量最多、时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可冠以“石刻艺术之镇”之名。现存的郑山、刘嘴等摩崖造像群有8处261龛6505尊。走近刘嘴、郑山一看,这些造像绝大多数系佛教造像,还有少数道教及佛、道合龛造像。最大的造像如真人,最小的仅一个成人巴掌大小。造像的内容丰富,构图形式多样,形象造型“气韵生动”,雕刻技艺出神入化。如双观音、千手观音、释迦说法图、西方净土变,还有令美术界叫绝的飞天女童、神态惟妙惟肖的养鸡女、富有田园情趣的牧牛图、悠然自在的西天圣众等等,都是我国石刻造像的艺术精品。在刘嘴释迦说法造像龛中有唐天宝十二年(753)的题记,内容是祈求大唐王朝与唐玄宗国运昌盛。


  这些散落于石刻造像中的许多文字,经过时光的浸染,已经风化,布满青苔,成为残碑。仔细地阅读上面的一些文字,能隐隐约约地感到郑山、刘嘴的石刻艺术之美。站在山头,微风缥缈,静静地远眺,一片沃野,令人怦然心动,诗意萌动,浑然忘我。


  “端淑故里”文化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13处。交通也十分便捷,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穿境而过,水源丰沛,安溪河流经全镇。双桥镇的名特小吃多,羊肉、牛肉、烧土鸡、豌豆凉粉等等,受到无数游客的青睐。


  行走在文化底蕴厚重的“端淑故里”,我们一路用透视的眼睛穿越历史,看到并记录这片热土,不让它在时间的长河里湮没,不让它被历史遗忘。


山东访苏...

  天门夜上宾出日  月上“中天”。  泰山力量。  第一山起点。  眉山网记者 吴晓斌 文/图  从陕西凤翔出发,走过杭州、密州...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