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首页

行走林州 感人处不只红旗渠

时间:2018-07-17 10:24 来源:0

  文清

1.JPG

  谷文昌故居现场体验教学。曾扬 摄

2.jpg

  红旗渠。文清 摄

  河南林州,巍巍太行山脉中的一个县域小城。这是一个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地方,也是一个“出产”和传承初心、精神的地方。我相信,与我同去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党务工作同仁们,在林州学习行走的一周,都有和我一样大致的震撼与感动。

  一

  红旗渠纪念馆,建在红旗渠总干渠的分水闸口。当年,从山西经太行山引来的漳河水一分为三,从东、西和南三个方向流向林县数十万亩靠天吃饭的旱地。纪念馆并不大,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拍照记录,我们却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完成第一堂现场教学。

  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让我们追寻和回忆50多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和特殊的工程壮举。历史上,因自然地理干旱缺水的艰难困苦,困难年代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林县共产党人“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责任担当,以及林县人骨子里与生俱来、自力更生的那种倔强自强,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十万林县党员干部群众,在太行山腰悬崖峭壁上苦战十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70公里总干渠、1500公里灌区渠道的“人工天河”,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成立后“两大奇迹”之一。

  离开纪念馆出口的玻璃栈道之下,就是一干渠。渠中河水潺潺而流,渠旁绿树成荫,当年的历史似乎就在这里无声流淌。

  青年洞,位于豫、冀、晋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修筑在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三十多度的高温,登数百步陡峭石阶,经创业洞,在半山的红旗渠渠道上步行三公里多实地体验,汗水打湿衣背,学员们全数达到这里。遥想当年300名林县优秀青年在陡峭坚硬的太行山中,凭钢钎和錾子就能凿通总长600多米的青年洞,相比我们徒步几公里就感到有些劳累,不禁有些汗颜。

  半山腰红旗渠道,宽约一米,以太行山上坚硬的岩石打出的条石或大块碎石浆砌,标准整齐,质量坚固,随山势蜿蜒。据教学老师介绍,这里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山势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当年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有同行细心的同志发现,每隔数百米,渠道上就有一块用玻璃掩罩的石碑,碑上字迹因年代久远有些模糊,好奇的我们仔细辨认,这是当年工程建设的责任碑。每一块碑上,注明着修建的责任公社和责任大队。历经五十多年沧桑风雨,红旗渠仍然坚硬如磐,屹立于太行山中,或许就与林县当年这种工程责任的制度设计不无关系。

  青年洞是红旗渠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也是一则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最好写照的现实故事。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出于民生休养考虑,国家通知水利工程“全线下马”,刚刚上马、紧锣密鼓建设中的红旗渠也在此之列。一边是55万林县群众最急最难的期盼,一边是上级文件的明确要求,林县县委面临艰难抉择。“决不能让群众最急最盼的红旗渠成为烂尾工程。”“领头羊”杨贵书记大胆拍板,想出应对之策,其他队伍按要求暂时回乡休养,但抽调300名优秀青年组成突击队,留在牛岭山村,继续开凿“引漳入林”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队伍不散,精神不垮,修渠不止。这段工程因此而被命名为“青年洞”。集体在青年洞渠边留影,背后的山石上,原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同志题写的“山碑”两个字刚正遒劲,似乎在告诉我们,以青年洞为典型代表的红旗渠,就是林县干群筑起的像太行山一样的丰碑。

  二

  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副院长曹彦鹏是浙江大学毕业的政治学博士,在学院主授《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实践与启示》。查阅官方历史档案、走访当年劳动模范、地摊选淘五十年代林县发展规划,听学院附近村落红旗渠亲历者口述历史——深入浅出的讲授,一手资料的翔实,让我们见识了这位政治学博士的深厚理论功底,也见证了出身名校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

  从林县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个性到社会主义初期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再到“领头羊”杨贵的个人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党员干部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曹院长的娓娓讲述中,红旗渠的历史实践逐渐明朗,红旗渠精神的启迪也逐渐清晰。大家听得很认真,我的笔记本上,记得很详细,心底的两个疑问也逐渐得到答案。

  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政治氛围、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都相当艰苦的大环境下,红旗渠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缘何能动工启动?

  杨贵老书记说:“当干部就得知道群众的苦头。”即便面临着条件极其艰苦、工程艰巨的客观束缚,面临着工程失败要承担的被撤职、受处分的风险,但因为看准红旗渠工程能永续解决林县55万群众最急最盼的吃水难、用水难问题,以“领头羊”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经过认真调研后,毅然决定启动工程浩大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决心“重新安排林县山河”。因为他相信,“只要领导一心为民,就能赢得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办成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山硬硬不过信念。”勇挑最重的担子,善接最烫的“山芋”,正是这样一种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让林县共产党人敢于打破“建不成、不敢想”的思维桎梏,在带头攻城拔寨、攻坚克难中啃下红旗渠工程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绘就了新篇。

  “以民为本”、“想干、敢干、真干”,我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这几个感悟最深的关键词。

  不断受到客观现实困难以及政治、人为思想的各种阻力,工期长达十年,这条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缘何能够“不动摇、不松劲”,最终圆满建成?

  从红旗渠“党员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党员干部能流汗水,群众就能流血水”、“干部修筑一米、群众只干80公分;干部粮食吃六两,群众一定要称八两”的顺口溜到十年工期九年就在修渠一线、一口气能抡160次大锤的指挥长、副县长马有金,再到山石崩掉三颗门牙仍然排险6小时的除险队长、共产党员任羊成等,事迹真实生动,精神感天动地。

  “党组织都是战斗堡垒,党员个个是先锋模范。”我理解,正是有了当年林县县委最坚强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最一线、最直接、最具体的带头苦干实干,才激励和带动林县“十万大军战太行”,“咬定青山不放松”,十年苦干不松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矢志不渝和坚定发展韧性,建成灌溉两千平方公里林县大地,泽披百万群众永续发展的“人工天河”。

  在曹院长的讲述中,我一直在思考:基层党建应该在抓实基层支部、抓住“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刻冲得上去”的党员“关键少数”上,以党组织带头、党员争先的示范引领,来示范激励带动“普遍多数”群众的积极性和战斗力,这或许是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在重温红旗渠历史,感悟红旗渠精神中应该借鉴和传承的。

  三

  从学院出发,沿着盘山路一直蜿蜒向上,穿过不宽的太行山隧道,就进入有着八十年红色基因浸润的太行山大峡谷。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一首传唱多年的经典抗战老歌《太行山上》,很容易就把人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红色岁月。抗战爆发后,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的129师挺进太行山。林县太行山大峡谷地区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最大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此行不是寻访激情血色年代的抗日根据地,而是探访太行山深处闻名全国的“扁担精神”发源地——石板岩供销合作社。

  群山环抱,太行山峡谷山高、沟深、林密。“出门抬脚就是山,肩膀终日不离担,三天两头得翻山,一根火柴点全村,百斤柴禾换斤盐,汗水滴遍赶集路,吃亏受罪到何年。”这是过去这里山路之险、交通之难的真实写照。

  直到这里成立抗日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啥时山区有货铺,啥时买卖不出山”的期盼才得到改变。1946年,共产党员尹兴德、郭有恒、李林洹等4人,在当时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支持下,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

  山大沟深,那个年代里,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只有条条山间羊肠小道连接各个村庄,运送货物唯一的办法是肩上挑的一根扁担。一根扁担成了供销合作社职工天天都离不开的工具,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涉水过坎也成了他们一项必不可少的硬功夫。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群众忙,咱下乡,群众吃饭咱进庄”,石板岩供销社职工每天翻山越岭,去时挑上日用百货和农资等商品,回来挑上从农户家收集的各种农副土特产品。他们不是普通的送货员,他们是“爬山虎”“铁脚板”“老黄牛”“难不倒”“飞毛腿”,农民把供销合作社当成自己的家,亲切地称呼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

  寒来暑往,花开麦黄。石板岩供销社一根扁担起家,艰苦奋斗创业,“一个扁担挑家业,两副肩膀担真情”,这一挑就是70年,挑出了闻名全国的“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群众一时为难,宁愿自己多跑十里,不让群众多走一里”的“扁担精神”。

  石板岩数代供销社人的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石板岩供销社人的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走出了一条服务基层的康庄大道。

  同出一脉、相互传承。在“扁担精神陈列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与石板岩供销社的“扁担精神”有着共同的内涵。

  四

  距石板岩不远的南湾村,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优秀县委书记榜样——谷文昌的老家。

  绿树掩映的南湾,是一个太行山地区典型的传统村落。石山、石路、石巷、石屋,民居零星散落,外观浑厚稳重,全部就地取材,用自然馈赠的石头砌成,房顶都是薄薄的石板铺盖。

  高低曲折的石板小巷深处,一座普通的农家四合石头小院,院中数株苹果、杏树和梨树叶茂果硕,这里就是谷文昌的故居。

  我们全体坐在小院的小马扎上,听学院老师温和但充满感情地讲解,把谷文昌从一个穷孩子到石匠,从石匠成为党员干部,再到跟随解放军南下,扎根福建省东山岛,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恶劣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面貌,至今仍被当地群众怀念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

  陈列室中,有这样一张发黄的纸片,那是谷文昌当年写在香烟盒上的手迹的复印件。上面是谷文昌当年报名南下时的保证书,文字大概是:自愿南下,于某年某月某日集合到平房庄村,绝不拖后腿。言语朴实,字字铿锵,把一名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忠诚、不惧生死的豪迈都写在了这张纸片的文字里,令人唏嘘,让人敬佩!

  生于1915年的谷文昌于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过村农会主席,林北县七区、十区区长,区委书记。1949年1月,响应组织号召随部队南下福建。在福建担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的10年期间,带领东山人民苦战风沙,植下满岛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将一个千年风沙弥漫、旱魔肆虐的“黄岛”变成绿树婆娑碧波万顷的“绿岛”。

  政声人去后。在福建省东山县,“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成为当地多年的习俗。随时警醒自问“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干什么、为群众留什么?”的谷文昌老书记矢志追求为子孙后代、区域发展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在逝世30多年后,仍被当地民众深深怀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六次点赞,称谷文昌堪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优秀县委书记的楷模。

  光阴流逝,世事变迁,太行山依然巍峨,“十万大军战太行”的红旗渠故事依然让人震撼,如出一脉的“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依然历久弥新;谷文昌老书记“政声人去后”的好口碑,历史沉淀后群众的真评价,更是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和感悟。

  不忘初心,不负所托。在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学习行走只有短短一周,但我和我的同仁们已经补足红旗渠、石板岩供销社和谷文昌老书记的“精神之钙”,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长征路开始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